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回:文华门百官请立储,救杨镐朝鲜 (1 / 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中文),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华门百官请立储,救杨镐朝鲜生困局
万历二十六年二月,万历帝下诏对朝鲜增兵再援,邢玠先行归国联同兵部主持招募各省精兵,并以海路运兵为持久之计。邢玠临行前命麻贵指挥全军袭扰各地,夺占日军据点。明军于陕川、三嘉、居昌、山阴、咸阳、长水、龙头、草岘、光阳、竹岛、茂朱等地展开大小战事二十余次,互有胜败,日军被迫放弃全罗道及庆尚道大片土地。
皇长子朱常洛已年有十六,当日朱常洛读书方毕,讲读官刘曰宁夸道:“皇长子虽出阁较晚,但所幸天资聪颖,这经典文章已能熟读,真是可喜可贺。”朱常洛说道:“师傅过奖,我还十分鲁钝,还未能倒背如流,熟记于心,还请师傅多加担待。”
刘曰宁笑道:“听皇长子方才所言,妙语连珠,怎是鲁钝?到底是天家子孙,只需假以时日,必有非凡成就。这书中尽有治国之道,处事之法,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世人往往一生博览群书,却依然错漏百出,更有甚者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危害一方。大道文章如数家珍,涉及私利便能遗忘平生所学者比比皆是。”
朱常洛再言:“左传中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晏子春秋中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就需要不断的反省和学习,父皇身边也总有大臣们在不断的劝谏以辅佐父皇治理天下不是么?”
刘曰宁大喜:“皇长子方才一席话实在是令老朽喜出望外,皇长子所言至情至理,来日立储之后必将为天下臣民所仰望。”话音未落,万历皇帝突然出现言道:“谁必将为天下臣民仰望?莫非朕已遭天下子民唾弃么?”讲读官刘曰宁惊惧,伏地请罪。
万历帝问向朱常洛:“天子血脉,皇室长子,怎么如此轻浮妄谈!想成为储君需要久经磨砺,不然必危害天下子民,危及江山社稷,朕来考你几个问题看你如何作答?”朱常洛听到此言立时不知所措,万历帝问朝廷百官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争吵不休难以制止该如何妥善处置?朱常洛不知。万历帝再问每逢旱涝灾民遍野,颗粒无收瘟疫横行该如何赈济恢复生计?朱常洛不知。万历帝又问征伐四方调兵遣将,明辨军情筹集粮饷应如何运筹帷幄?朱常洛不知。
万历帝当即责备:“你身为皇长子,自当上心国事,以备为君分忧。这几年来天下多事正是你积累学识之机,朕不过随意几问你便哑口无言,熟读文章便洋洋自得,如此还妄想储君之位么?”朱常洛因此黯然神伤,万历帝随即令朱常洛退下,禁足一月。
刘曰宁见状劝道:“臣有一言请皇上恕罪,皇长子尚且年幼,皇上英明神武,处置国事自是胸有成竹,臣知皇上也是对皇长子爱子心切,盼望其早日成器,但这些对皇长子而言还为时尚早,请皇上勿以此责备。”
万历帝怒斥其妄言国本,诱惑皇子,旋即罢官免职逐出宫门。朱常洛险些不能继续读书,而万历帝极为宠爱郑贵妃及皇三子朱常洵之事人尽皆知,如今讲师被逐,皇长子禁足,因此京中风传皇长子朱常洛将不得册立储君,皇三子朱常洵将择期册立。京中百官大为惊慌,自发奔走相告,纷纷联名上疏劝谏,再请册立皇长子储君之位。内阁六部也被卷入其中,三月底,九卿、科道、都督府等衙门各具疏诣文华门,恭进候旨,坚定得命乃退,朝廷百官集体伏阙逼宫。
内阁首辅赵志皋因而急见万历,万历皇帝端坐殿中威严无比,司礼监及锦衣卫随侍在侧。万历见赵志皋前来,赐座问道:“朕早已有所感觉,似乎对百官有些过于宽容,伏阙逼宫,请册东宫对朕而言已并不意外,只是令朕感到不适。朕平生愿作仁孝贤明之君,既为天子自当为天下表率,朕不愿强令镇压,让臣子们血溅宫门,却无一人能体会君父之心。赵阁老你身为首辅,你来告诉朕,造谣生事,煽动逼宫,玷污圣名该当何罪?依律当如何处置?”
赵志皋进言:“皇上,内阁张位及沈一贯两位阁臣与各部堂官正在安抚群臣,但也只能安抚一时。国本之事皇上自有明断,但时日至今,老臣也不知为何竟使朝廷陷入到混乱之中,君臣之间险些反目。臣子们虽言语过激,行为失态,但忠心可鉴别无他念,无非谨奉礼法,忠君谏言。恕臣直言,册立皇长子看来已成朝廷百官的共识,若不加理会甚至施以强压,臣担心那才是玷污圣名,天下难安。老臣为维护圣德不惜一死,无论皇上来日如何决断,今日还请下旨宽恕皇长子之过,抚慰群臣。”
锦衣卫指挥同知李如桢说道:“此事已非一两次,皇上仁慈,百官却屡次借机生事,不顾人臣之礼,若不施以惩戒,今后岂不大事小情皆来逼谏,天子之威何在?”陈矩则有异议:“此前皇上也有过惩戒,今日不还是如此。皇上为仁厚之主,岂能肆意凌辱百官,当稳妥处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