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拾遗 合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意拾遗 合法
        形意门以前很少站三体势的,这个桩架子大,身体看斜似正,看正似斜,有撑劲,有抱劲,有顶劲,有踩劲,比较吃功夫,并不适合初学者。

        我学过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少林拳,心意拳等不少传统功夫,也学过不少桩法,然而我体悟最深的是无极桩。

        在站无极桩的过程中,有三个常见的问题,第一个就是两手应该在体前,还是体侧?对于这个问题,我一般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人是有脊椎动物进化而来,脊椎动物的两条前腿如果在身体的两侧,它就只能用脸来奔跑。

        从拳理上来看,六合拳讲究外三合和内三合,其中外三合讲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如果我们站桩的时候,手在身体的两侧,岂不是肩与胯不合,肘与膝不合了吗?

        我们讲的外三合不仅仅是外形的动作,也不仅仅是动态的同步运动,它的内核是劲的联动,或者叫身体的一切关节,肌肉被一种内应力而链接起来。

        要想产生这个内应力,就在我们的手指和脚趾上找,我们都知道在心意拳的溜鸡腿中,对大脚趾的要求是先极力外展,再尽力下扣,这个要求也适用我们的手指。

        我们在无极桩的功架下,把大拇指先往外延展,再向上挑起,你会发现两臂内侧的肌肉收缩,外侧的肌肉延展,两条胳膊突然就连成一个整体,有了撑抱之力。

        我们再把手的其余四指放松,让四指和脚趾有长在一块的感觉,或者有被丝线牵连的感觉,我们会发现整个身体变得浑圆一体。

        我们分辨一个桩是无极桩,还是浑圆桩,或者是三体势,不能看它的外形,你要看它内在的“内应力”。

        当我们调整好我们的手指和脚趾,我们发现身体的外三合也就具备啦,这个外三合就是动物扑食的时候,将扑未扑的感觉,在咱们心意拳的拳谱上叫:“熊出洞,虎离窝”。

        这个动物扑食的势就是动物的本能,所以说外三合有没有,就看我们有没有这个动物扑食的本能,一个没有“欺人之意”的拳师,是不可能有外三合的。

        有了扑食之意,还需要有技巧,这个技巧就需要我们刻苦训练啦,比如体能,反应,耐力,击打意思等,都需要有专门的训练才行。

        孩子读书,在小学的时候,学的是“立规矩”,老师常常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经典,一些公式,不太喜欢一个思想太活跃的孩子。

        到了“中学”的时候,这要求我们的孩子“守规矩”,老师一般不鼓励孩子创新,要求孩子把基础打牢的同时,学会利用规矩,取得好的成绩。

        到了“大学”的时候,这要求我们的孩子“破规矩”,能够创新,能够打破常规,能够把人类文明之火传递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学习传统武术,六合就是我们的规矩,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有规矩,守规矩,在遇到实战的时候,就要能脱规矩,破规矩,这就是老师常说的“心意拳不好看,好看不是心意拳。”

        在心意拳十六字练法的第六个字就是“合”字,它要求我们把工作做细,举手投足之间,都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才是真正的“六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