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湖论道 皮门那些事儿(三)
唐伯虎是个才子,也很诙谐,也许是读书人的风骨吧,唐伯虎总是不太欢喜权贵阶层,而那些权贵阶层的家伙,又以能请到唐伯虎为荣。
有一个权贵家庭的老太太过80大寿,把唐伯虎给请来吃寿宴,宾客里面有好事的,就挤兑唐伯虎,让他现场给老太太写一首祝寿诗。
唐伯虎也不生气,提起笔来就写,只见他写道:“这个婆娘不是人”,大家看到这第一句冷汗都下来了,唐伯虎是来骂街的吗?
老太太当官的儿子正要喊家丁把唐伯虎给打出去,只见唐伯虎从容的写了第二句:“本是仙女下凡尘”,宾客们一看,都大声叫好。
唐伯虎接着写道:“生的儿子都是贼,偷来蟠桃献众人”。我们可以看出,唐伯虎真是一个玩弄人心的高手,在场宾客的喜怒都被他玩弄在股掌之间。
唐伯虎这首诗采用的修辞是欲扬先抑,在皮门的生意经里面,这种手法叫鬼插腿儿,他通过推拉的手段,可以让你先喜后悲,也可以让你先悲后喜,总以调动点子的情绪为好。
在销售进入中场以后,皮门的主要手段就是模拟成交,或者叫成交试探,主要通过两个技术来完成,一个叫催啃,一个叫鬼插腿儿。
中国人讲话,总是喜欢把正式的事情调侃着说,把调侃的事情正式着说,有时候看着是在开玩笑,他讲的东西比真的还真。
我们看电视购物,他们就比较喜欢用催啃技术,在对一个货物进行塑值和价格分析以后,电视购物的主持人会说:“这么好的东西,1888元,你要不要?”旁边的人会说:“要”,主持人接着说:“今天不要你1888,只要998,好不好?”
电视购物的主持人就是通过这种模拟成交的,也就是催啃的手段,来制造客户成交的心理趋势,同时通过鬼插腿的方法,来调动客户的情绪。
经过中场的拉锯战以后,就进入真正的成交阶段啦,根据土生金的原则,我们进入金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有两大技术,一个叫翻钢叠杵,一个叫神仙口儿。
翻钢就是对自己前面说的话进行反向引申,或者说就是推翻以前说的话,钢就是钢口,就是以前的销售说词。
叠杵的杵就是杵头儿,就是钱的意思,江湖人把钱调侃成“降魔杵”,就是有钱能治百病的意思,叠就是加倍的意思。
在江湖生意中,挣点子的第一笔钱叫“头道杵”,依此类推,第二笔钱叫“二道杵”,然后就是“三道杵”,“四道杵”等。
江湖生意最忌讳“挖绝户杵”,有些江湖人,想尽一切办法给点子的钱都赚过来,根本不考虑下一次生意,这最后一笔钱,也叫“绝户杵”。
神仙口儿就是我们说的拍胸脯,我曾经听老师说过,有一些江湖人讲究三拍,先是“拍脑袋”,告诉你有个好主意,好事情,再是“拍胸脯”,跟你保证没问题,甚至赌咒发誓,最后就是“拍屁股”,杵头儿赚到了,一走了之。
这个神仙口儿在现代营销学里面,就是回答客户疑问,一般来说,古代皮门的生意都是行商,走街串巷的,后面也不管她,为了适应现代的市场营销的变化,有行商改为坐商,我在金科后面,又加了一个水科。
这个水科也分为两大技术,一个叫“拉后门子”,一个叫做“疙瘩粘子”,拉后门就是退路的意思,疙瘩粘子就是让客户转介绍,进行客户裂变的意思。
比如金融行业有个客户来咨询融资助贷项目,新手常常拍胸脯保证能做,老手在拍胸脯以后,就会说:“我们是助贷机构,银行也不是我们开的,没有到手的钱,都不是您的钱,先别派用场哦。”
皮门的生意经,是古代江湖人的销售学,它产生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也许显得粗燥,但却不会过时,因为它适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它懂我们。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