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 一动无有不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茶余饭后 一动无有不动
        咱们心意拳有一把拳意叫:“一枝动,百枝摇”,充满着生活气息,而太极拳家,说的就比较文雅,他们叫:“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很多初学武术的人,往往会把这句话附会成“整劲”,他们会讲“手脚联动,上下相随,同进同出”等道理,这其实没有错。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它应该反应在具体的拳架中,我见过很多理论讲的很好的老师,做出来的动作是张牙舞爪,毫无攻防含义。

        有一次跟一个太极拳老师谈起这个“一动无有不动”,那位老师说:“一动无有不动,应该加个标点符号,在一动后面加个逗号,就容易理解了。”

        我们给“一动无有不动”加个逗号,这句话就变成了“一动,无有不动”。这个一动,大了说是我们的腰胯,咱们心意门讲的龙腰,小了说,这个一动讲的是“丹田”。

        记得那位太极拳老师打了一个比方,比如我们开车,这个一动就是发动机,发动机要先动,才能带动整个车动。

        现在回头看,还是心意门老前辈说的比较朴实:“一枝动,百枝摇”,这本来就分了一个先后。

        在心意拳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有腰胯和身体的先后,也有腿和手的先后,讲腿和手先后的有一句口诀:“腿为战马,手为刀枪”。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骑兵,跟对手冲杀的时候,你是挥舞着手里的兵器冲上去,还是让你的战马冲上去,你端着枪等待机会。

        答案很明显,有时候电视剧里面都是骗人的,大战三天三夜,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我们可以看泰森打拳,他的步法是非常灵活的,很多时候,他就是一个上步下潜,然后打一个勾拳,对手就领了盒饭。

        我老师传的太极拳拳谱里面有一句口诀:“下在上先”,无论咱们心意拳,还是太极拳,都讲究“不动手”,有讲“太极不动手”的,也有讲心意拳为“女人拳”的,都是这个上下先后的问题。

        出了这个上下有先后,咱们心意拳还讲究左右的先后顺序,这在拳谱里也有一句口诀,它就是:“左为先锋,右为将军”。

        这个先锋类似拳击里面的刺拳,很多人把这个“刺”拳理解为“刺杀”的拳,讲究“快,准,狠,稳”,道理又对了,可人家的本意是“刺探”的拳,类似我们传统武术的“探掌”,“问掌”的作用。

        这个将军类似拳击里面的后手直拳,就是重拳的意思,比如咱们心意门的“单把”,就是单独修炼这个后手重拳的办法。

        很多练习单把的人,喜欢研究“单把”怎么打人,如果不配合“前手”的“探掌”,开路拳,单把永远都打不了人,就跟打牌一样,你不能上来就“四个二带俩王”吧。当我们懂得了左右的先后问题,我们还要研究一个“顾打”的先后问题,咱们心意拳的拳谱说:“先打顾法后打人”,又说“顾打合一”,这两句话矛盾吗?

        记得我刚学格斗的时候,教练总是强调“不要换势”,如果一个动作有效,就一直使用,不要变来变去,跳来跳去,生死格斗,不是演电影。

        我得到一位老师的指点,他说“顾打合一”,就是那个手顾,就用那个手打,我们心意拳可不敢换手,换手就慢了,如果非要换手,那也是换对手的手,受对手一下轻的,给他一下重的,这就是以伤换伤,打消耗战,不到绝境,不可为。

        懂得了顾打合一,就懂得了“回头一寸间”的道理,我们研究了顾法的先后,还要指导“心意”的先后。

        心为君主之官,意为仓廪之官,心有约束的功能,要时常警醒,意有调和的功能,要讲究“周身一家”。

        咱们心意拳常说“动手之心,杀人之意”,这是在动手过程中的口诀,在平时的生活中,这个意还是调和内外,讲究“以和为贵”的好,这就是练意的道理。

        我们知道了心意的先后顺序之后,要明白一个道理,无论“腰胯”“上下”“左右”,还是“顾打”“心意”,都是在讲“阴阳的问题”,拳谱说:“天地阴阳相合能下雨,拳术阴阳相合能打人”,就是这个道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