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章 (1 / 2)
老人姓潘,胡教授当时喊他潘老。潘老说及第街在晚清时有很多卖文房四宝的店铺、摊贩,还有一些古董店,因为这条街名字取得好,深受读书人的爱戴,众人纷至沓来,街上十分热闹。
到了民国时期,及第街上的古玩店、古董摊位增多,其他还有饭庄、当铺、妓馆、赌馆、茶馆、浴池等店铺,一些卖各种小吃、玩具、老书、旧货、旧衣服的小贩也赶过来撂地摆摊,这条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潘老说在市区东南不远有个大庄子叫东催庄,庄里有位老拳师,有一身家传的鹰爪功,功夫了得,。他广收门徒,传授武功,在江湖上名声大振,势力很大。
大约在一八七几年左右,老拳师家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催镇升,小儿子取名催镇灿,寓意太阳升起,日光灿烂。催镇升身体单薄,十分聪颖,喜爱读书。催镇灿生的虎头虎脑,身强体壮,适合练武。老拳师不但亲传两个儿子武功,还请了私塾先生教他们读书写字。老拳师暗想:两个儿子一文一武,若是学有所成,也算对得起祖宗了。
催家不单走镖,还在市里开着当铺、妓馆、商铺、古玩店,催家不但给别人走镖,自家也顺便贩卖货物,生意做得十分红火。大儿子催镇升长大后,接手管理古玩店、商铺,小儿子管理当铺、妓馆,两兄弟还负责跟着走镖。
催家镖局保镖范围大致北到京城,南到余杭,西到陕西,东到海边。崔老拳师和他老父在江湖上颇有威名,绿林好汉也给面子,镖局开的顺风顺水。
老拳师大儿子催镇升借机跟着镖局到外地收购古玩文物,收获颇丰。他把好东西带回老家藏匿,一般的文玩就在古玩店出售。因为催家古玩店货物丰富,进价便宜,催镇升不但赚了钱,还存下不少好货,甚至很多外国古玩贩子也成了他家的常客。
二儿子催镇灿跟着自家镖局趁机倒卖烟土、军火,和各地军阀、土匪称兄道弟,不但大发其财,势力也十分强大。
大约一八九九年,催镇升有了儿子,因为那年是猪年,猪象征财富,为了好养活,崔老拳师给孙子起个小名叫催财猪,后来被人叫成了催财主。
大约一九二几年时,十来岁的潘老到了催家古玩店当学徒,这孩子聪明伶俐,长相清秀,上过私塾,老板催镇升十分赏识他,常常带在身边,既当徒弟也当书童,也是他儿子催财猪的玩伴。潘老跟着催镇升走南闯北,虚心学习,眼界逐渐开阔,知识越来越丰富,弄好了以后当上古玩店掌柜也不是问题。
催镇升自幼喜爱书法,喜好金石,常和朋友在古玩店后的书房里研究一些乌龟甲壳、兽骨上的奇怪文字和图形。潘老常在旁边端茶倒水,有时还拓印甲骨上的文字图形。
潘老很奇怪---这些兽骨龟甲没在古玩店里见过,东家却奉为珍宝,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潘老虚心向催镇升请教,这才知道甲骨文。东家催镇升还特别嘱咐他:“现在外国人一直大肆收购这种甲骨,因为一些国学大师的呼吁,国民政府严令买卖私藏甲骨,一旦发现,必将严惩。此事万不可外传,不然会引来杀身之祸。”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大约是一九二九年冬天,催家古玩店来了几个外国人,他们找到东家催镇升说有要事相商。崔振升把他们古玩店后边的客厅,潘老端茶倒水,在一边伺候。
几个外国人拿出一本古书,指着上面的图案说:“催老板,这是中国古代给死人穿的衣服,用玉裁剪的,用金线缝制,藏在中国的古墓中,如果你能找到,我们将以二十万银元买下。”
催镇升瞥了一眼古书说:“这叫鳞施玉甲,只是传说中的大殓丧服,谁也没见实物。这也许只是古人的设想,设想用金玉做成铠甲,古人技术落后,根本就造不出这种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