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逃赏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3、逃赏 (1 / 6)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唐·许浑《金陵怀古》

        从公元前506年冬吴军攻楚,到次年深秋却吴复楚,历时整整十个月,在这漫长的十个月内,楚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浩劫,国力遭受严重损耗。

        吴军仓皇败走后,子西和申包胥将郢都进行了重整,才派子期马不停蹄去随国迎接楚昭王回国。

        临走之际,楚昭王感念随候在困难之中的鼎力相助,拿出刀子在自己胸口比划了几下,最后觉得不妥,转身便在子期胸口划了一刀(“王割子期之心”),然后与随候歃血盟誓,以示世代相好,发誓永远不侵犯随国。

        这个誓言不仅代表楚昭王的意愿,更是楚人的共同心愿,他们一起坚守着这个承诺,一直到楚国灭亡。

        船行汉水之中,但见两岸硝烟未烬、鸦雀难栖、遍地“京观”,昔日繁华,如今已残败不堪,楚昭王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想到十个月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逃亡生涯,楚昭王仿佛一瞬之间忽然变得成熟起来,他在战火硝烟之中得到了成长,在国破山河之间进行了自我反思,在吴师入郢之辱中知道了用贤强国的重要。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复兴楚国,让楚人不再受到欺凌。

        船至中段,忽然见水中漂来一个红色的大果子,楚昭王命人将果子捞了上来,用刀切开,有瓤像瓜一样,散发着别样的香气,楚昭王忍不住尝了一口,便觉十分软糯香甜,就分给左右随行人等食用。

        吃完了才想起问众人这个果子叫什么,众人和楚昭王一样,也是第一次食得此果,无法说出个所以然,直到后来的孔子才解开这个谜。

        郢都官员百姓自发出城百里迎接楚昭王,君民相见,百感交集,想到楚国遭此浩劫,众人不禁以袖掩面,凄然泣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