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4、孙武(下) (2 / 7)
一是证实了孙膑本名不是“孙膑”,在被庞涓“膑”后,世人根据他的遭遇称其为“孙膑”;
二是“孙子”被“膑”后,“孙膑”发愤开始撰写、或者整理兵书,他的作品按现在的说法,叫做《孙膑兵法》。
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结尾处太史公还曰了一段话:“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
显然,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我们可以不假思索的判定,此“孙子”便是指孙膑无疑。
我们能否大胆假设:“孙膑”是否就是我们认为的“孙武”,是同一人呢?
钱穆也说“孙膑之称,以其膑脚而无名,则武殆即膑名耳”,他认为“孙膑”即“孙武”。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二人所著《兵法》入手。
1972年4月,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1号汉墓出土了一批西汉竹简(以下简称汉简)七千五百条,其中,《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一起显现于世。
考古发掘的资料,使得不少人推翻钱穆之前的论证,认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两部作品,由此推断孙武和孙膑也是不同的两个人。
但事情没那么武断。
银雀山发掘的汉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只是考古人员便于区分而人为的分类,竹简上并没有书名,只有篇名。
发掘的汉简除了能够对应传世本《孙子兵法》的十三篇、四篇对应《孙膑兵法》外,其余各篇的“孙子”并不能确定是谁。
具体来说,考古人员根据汉简内容及风格,将《吴问》、《四变》、《黄帝伐赤帝》、《地形二》、《见吴王》等五篇佚文暂时认定为《孙子书》;将其余《篡卒》、《月战》、《势备》等未能与传世本《孙子兵法》相合的、属于兵法类的篇目的,暂时认定为《孙膑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