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诗经 (6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8、诗经 (6 / 6)
        但是《诗经》不一样,《诗经》是以周王室的语言体系为基础进行传唱、吟诵,也是大周官方指定教材,大家都要学,在这种情况下,《诗经》当仁不让的充当了沟通的纽带。

        这就好比你不会普通话,但是你唱歌的时候普通话就不由自主的蹦出来了,这是同一个道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双方首先寒暄下,对某个事情连划带比的先行沟通做个铺垫,待大家一知半解的时候,一起来诵个《诗经》,以诗达意下,忽的一下子茅塞顿开,这事情算是沟通圆满了。

        由此可见,在春秋时期庄重的外交场合,熟悉、掌握和运用《诗经》实是必不可缺的技能。

        如果一个人不会赋《诗》,将会怎么样?

        从小不好好学习的齐国大夫庆封给我们做了一个典型。

        公元前546年,庆封坐着非常华美的车子到鲁国去访问,鲁国执政大夫叔孙豹请他吃宴席,但不可一世的庆封表现得很不友好,让叔孙豹在众人面前很没面子,于是叔孙豹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吟诵了《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叔孙豹没有“断章取义”,他是吟诵的全篇,这基本上是一种顶级的咒骂了,而且是面对面的。

        谁知庆封竞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原来他对于《诗经》是一窍不通,更别提赋诗应答了,这在当时各诸侯国大夫中被传为笑柄。

        赋诗明志,听诗会意,这种独特的外交方式避免了直接的外交冲突,激烈的交锋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也算是中国诗歌史、文化史乃至外交史上的一大景观了。

        这也不全怪庆封学习不好,用《诗经》说话是不容易的,即使你对《诗经》烂熟于胸,如不能恰如其分地说话,辞不达意,也会贻误一些事情的。

        比如楚令尹王子围就犯了这样错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