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9、京观 (4 / 6)
在撤退的路上,齐军还被晋将赵胜领着东阳的军队追赶上,吃了一个败仗,晏婴之子晏氂(máo)被俘。
齐国伐晋,不仅有效打击了晋国的嚣张气焰,更是一雪五年前差点灭国的平阴之耻,可谓扬眉吐气,虽然没有完成和栾盈达成的预期目标,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唯一不足,便是害惨了栾盈。
打退齐国人后,晋军全力攻城。
在丧失希望后,栾军鼓馁旗靡,毫无斗志,曲沃很被攻破,栾盈和栾氏亲族被全数屠杀,只有一个栾鲂趁乱逃到宋国,曾经显赫一时的栾氏彻底灭亡,成为晋国又一支覆亡的世卿大族。
一般来说,干大事,合伙人最重要,像齐庄公有权势、有财富、有军队,但喜投机取巧、不担责任的人(“抑君似鼠”),不合伙也罢。
齐庄公率领大军从晋国返回,总觉心有不甘,于是就顺道袭击莒国,结果再遭不测,大夫杞梁战死。
回国以后,齐庄公亲自到杞梁家去吊唁。
杞梁的妻子听闻丈夫去世,很悲伤,就在城墙下使劲的哭,悲恸震天,结果城角都被哭崩陷了。
至于这个倒霉的城墙到底是什么墙,至今都无定论——
东汉,王充的《论衡》和邯郸淳的《曹娥碑》说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并信誓旦旦的说哭崩了五丈;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认为,杞梁妻哭崩的是莒城;
唐代,诗僧贯休的《杞梁妻》研究认为,杞梁妻哭崩的是秦长城;
于是,在民间传说和演义中,大多将该城墙定格为秦长城,虽然那个时候秦长城还没建起来。
权威《左传》记载,齐庄公将杞梁安葬在齐都郊外(今淄博临淄区齐都镇郎家村东)、杞梁妻前去前往哭祭不假,但后期添加的“城崩”、“投水”等情节,除了表现杞梁妻性格刚烈外,更主要的还是显现当时反对战争、歌颂爱情的社会舆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