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鄢陵之战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3、鄢陵之战 (1 / 7)
        “菡萏(hàndàn,未开的荷花)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宋﹒欧阳修《西湖戏作示同游者》

        此西湖非彼西湖,此西湖乃是颍州西湖,由当时的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而成,风景优美,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并称中国三大西湖。

        颍州,现在安徽阜阳颍州区,元代之前还有一个名字——汝阴,是华夏第一相管仲和天下第一神射手养由基的故乡。

        公元前576年,楚司马子反为遏制以晋国为首的反楚集团,发兵攻打郑国。本想以此来换取郑国的结盟,不料郑国因有晋国撑腰,硬气的很,不仅同楚国打了一仗,还趁楚军不注意时偷袭了楚国,占领了楚邑新石(在今河南省叶县)。

        楚国见硬的不行,便准备来软的。

        早在六年前(公元前582年),楚共王就通过用厚礼来和郑国结盟,导致郑国被晋国打了一顿,如今故技重施,想必郑成公也不傻,肯定不会答应。

        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分化郑晋联盟,楚共王决定上一份大礼——用汝阴之地换取郑国的结盟。

        当时的汝阴之地与蔡、陈、宋、徐接壤,南临淮河,地理位置虽然一般,但对缺地少水的郑国来说,无疑雪中送炭。

        事实证明,郑成公这一辈子活的确实很有骨气,不管是被晋、楚二国囚禁,还是被攻打,都没能让郑成公把牢底坐穿,该咋搞咋搞,就是不投降、不弯腰、不辱国丧权。

        但是,只要是个人,他就有弱点,比如郑成公,他也有弱点——贪财,见楚国献上汝阴之地,非常的高兴,感激流涕之余马上和楚国在武城结盟,并表示今后弃暗投明,和楚国共谋发展。

        早在郑成公亲楚之前,宋国大夫鱼石因为政治斗争的原因,领着桓族一干人等跑到楚国,请求楚国发兵伐宋,助其返国,当时楚国因为弭兵的原因一直没有表态,郑国的结盟,正好帮楚国了解这桩事情。

        于是,为了向楚国示好,并和晋国划清界限,郑国主动发兵攻打宋国,并在汋陵设伏将宋军打败,俘虏了将鉏、乐惧二员大将。

        郑国带头背晋亲楚,这绝是晋人接受不了的事情,但是晋厉公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还准备忍忍,看看局势再行军事,但正卿栾书不同意,激将道:“一定要进攻郑国,不能在我们这一辈执政的时候失去诸侯(‘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否则祖宗都不待见。”

        晋厉公虽然没有主见,但感觉祖宗迟早还是要见的,于是在栾书的激将下,决心出兵。

        因为少了秦国的威胁,公元前575年四月十二日,晋厉公命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郤锜将上军,荀偃佐之;韩厥将下军,荀罃佐之;郤犨将新军,郤至佐之,合计四军八卿,倾巢而出,伐郑而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