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吴国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9、吴国 (3 / 5)
        我不仅要问:早干嘛去了?

        泰伯、仲雍逃奔江南荆蛮后,主动接受当地习俗,“断发文身”,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农业技术和先进文化带到当地,帮助本地人发展生产。

        蛮夷之人慕其风义,上千小部族自愿归附于泰伯,泰伯也借此机会开始自主创业,在江南建立勾吴国,建都于梅里。

        “江南”二字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00年,屈原在长诗《招魂》中第一次提及:“魂兮归来,哀江南!”

        在司马迁笔下,从长江南岸直至海边区域都属于江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东”,也位于江南区域北部。

        江南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生活相当丰裕。又因其地河川交错,湖汊纵横,所以人民习于舟楫,因而造船技术兴起的很早。

        造船业必须运用金属,所以中原发明的青铜器与铁器,一到勾吴,马上变为造船材料,因此其冶铁业,也较中原更为进步,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干将、莫邪就是吴国冶铁业代表作之一,留存于世的吴王诸樊剑、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更是锋锷犀利,千年不朽。

        公元前585年,勾吴第十九世孙寿梦继吴候位。

        寿梦,和中原诸侯一样,姬姓,名寿梦,字熟姑。他继位时的吴国,已经过500多年的稳定发展,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这股力量同中原国家相比,也可以忽视。

        寿梦名字里带“梦”,所以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同时也是一位积极进取的君王,他继位之前就对楚国十分向往,看到楚国也从一蛮夷小国变成天下霸主,不禁心痒难耐,整天琢磨着如何将吴国变得强大,然后也北上中原跃跃欲试霸主之位。

        于是他继位后首先干的一件事,就是效仿楚国,开始称王,于是历史书上又多了一个王——吴王,相对楚国的全盘中原化来说,寿梦称王后还是保留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没有谥号。

        当时消息闭塞,闭塞到当时中原一带的诸侯都不知道还有一个吴国的存在,也没人前来祝贺,所以寿梦称王以后就开始组团拜访其他国家,告诉他们现在还有一个王,叫做吴王,以后聚会的时候别忘记通知聚餐。

        旅行团拜访的第一个国家便是楚国。楚国同吴国边境相交,几百年来相安无事,寿梦一行的造访也引起楚国的高度重视,受到楚共王的亲自接见。

        在会谈中,双方回顾了五百年来的合作历程,对长久以来的和平稳定给予了高度肯定,两国对各自的文化、经济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兴致高昂的观看了楚王室宫廷乐队的礼乐表演,寿梦一行对此赞不绝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