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邲之战(上)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3、邲之战(上) (2 / 4)
        楚国国君选拔人材,同姓中选择亲近的支系,异姓中选择世代旧臣,提拔时不遗漏有德行的人,赏赐时不遗漏有功劳的人。国家对老人有优待,对无家可归的人有赐予。君子和普通人都有规定的服饰以示区别,对尊贵的有一定的礼节示以尊重,对低贱的有一定的等级示以威严,在礼节方面深得人心。

        德行树立,刑罚施行,政事成就,事务合时,典则执行,礼节顺当,对于这样的国家,我觉得没有合适的理由来攻打。

        《武》曰:兼并衰弱进攻昏暗,以致力于功业所在,这是用兵的规则,这次出兵为什么一定要打楚国,建议整顿军队、筹划武备,攻打附近的一些动乱之国,也不至于无功而返。”

        士会滔滔不绝说了一大番话,荀林父觉得不无道理。对于一个等级森严、纪律严明的一个楚国来说,整个国家都有一种准军事组织的特征,在这种国家体制下的楚人,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难以征服的。

        正当荀林父准备采纳士会建议撤军之时,中军佐先縠(hú)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晋国之所以能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和诸侯、臣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郑候臣服于楚国,是因为我们没有出力保护他们,如今楚军就在眼前,如果不去追逐,就是我们懦弱无能。这次如果因为退缩而让晋国丢掉霸主地位,才是失面子的大事。

        先縠,晋国杰出军事家、春秋战神先轸之子,同他爹一样是个好战分子,遗憾的是先縠没有遗传他爹打仗的天分,却遗传了他爹不好的方面,比如固执的性格。

        一个是上军将,一个是中军佐,级别相差不大,说的话都很有分量;一个主张撤军,攻打其他小国;一个主张进攻,巩固晋国霸业,并且各有各的道理。

        智生识,识生断,作为一个元帅来说,具备胆智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在关键时刻必须当机立断,否则反受其乱,也就是说关键时刻要“识断”。

        很显然,荀林父目前还不具备“识断”这一功能,在他看来,双方各执一词,也都有好的方面可取,但他此时想的不是尽快的决策,而是和稀泥,搞好与同僚们的关系,尊重每一位将佐的建议,协调同僚们提出的不同看法,只有安内,才能攘外。

        先縠见荀林父依违两可,很生气,对其怒道:“作为军队的统帅,整顿军队而不出动,听到敌人强大就心生怯意,这不是大丈夫所为。”说完,不顾众人阻拦,径直带领所属军队渡过黄河。

        荀林父见先縠没有组织纪律,擅自行动,一下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下军大夫、荀林父弟弟荀首建议荀林父下令渡河,以保护先縠军队。同时劝诫荀林父,渡河命令必须采用法令形式,用法令指挥三军如同指挥自己一样,如果法令不严明,执行不顺当,就是凶险的征兆了,先縠不听从法令的行为,一旦和楚军相遇,定会导致失败。

        司马韩厥此时也劝说荀林父渡河支援,他从专业规避风险的角度来分析,如果先縠失败,作为最高统帅的荀林父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不如干脆进军,如果胜利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战败结果将由六位将佐共同承担,届时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从另一层面上来说,韩厥的想法很人性化,然而打仗事关人命,所谓法不责众,是不适用于战场的,因为战争只有军法,而没有人情,它是残酷的,因为它关乎国家尊严。

        估计荀林父也抱有和韩厥相同想法,于是率领晋国的军队渡过了黄河,驻扎在敖、鄗两山之间(在今河南省荥阳县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