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蔡国 (1 / 4)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民(非政府)会把本国划分为南方、北方,划分的方式多数由历史习惯人为形成,并没有明显的天然地理分界线,南、北方生活习惯都一个样,你跑到南方就成了南方人,你嫁到北方就是北方媳妇了,毫无违和感,南北意识比较薄弱。
但中国就不同了,中国人南北意识之强可谓有目共睹,“南人使舟,北人善骑”,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甚至连豆腐脑都分为南北两派以至甜咸之争,晏子也曰“桔生淮南则为橘,生於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味不同。”
晏子所说的“淮”,便是划分中国南北的天然地理标示之一的淮河。之二是秦岭。没有之三。
秦岭淮河一线,把中国分成了南北两方,其中以淮河为界甚为明显。以我的切身体会,淮河北方有集中暖气,冬天温暖不冻手,而南方正在写作的我只能开空调,还冻手。
淮河,古称淮水,发源于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脉,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千余公里,是中国七大河之一。
如果以长江作为军事防线,中原诸侯一旦跨过淮河,那么江汉平原、洞庭湖—湘江流域、鄱阳湖地区和江苏南部这几部分即使不分裂,也很难协同起来,等于把江水以北拱手送人。
但是如果把防线稍微北移一点,移到淮河流域一带,以长江流域为运输通道,就把南方这几大板块盘活了,整个江汉平原便视如整体了。
就算淮河突破了也不怕,淮河和长江之间有个东西走向的山脉,山脉之间布满河港湖汊,北方骑兵不适水战,且深入南方,后勤供给困难,所以难以继续往南侵入。
一般守淮的朝代寿命比较长,比如南宋,守淮,寿命152年。
直接守江的朝代就短寿,比如南朝陈,仅32年。
所以说守江必守淮。
类比南阳盆地是长江中游的军事屏障而言,淮河更是北方进入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天然屏障,南方政权想独存,就要力保淮河不失,必然得用举国之力在此死磕。
征服了南阳盆地,楚文王的下一个目标便是淮河。他准备了三年,准备以举国之力,死磕淮河。
死磕的代价是高昂的,还不一定磕的有效果,所以楚文王很发愁。
公元前684年,急于肃清淮河流域的楚文王收到一封密件,密件署名是息国(今河南息县)国君息候。
息候在密件中痛诉,蔡国(今河南上蔡县)国君蔡季为人禽兽、行为不齿,遂邀请楚文王一同伐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