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农忙干活
每到割麦子的时候小兴就害怕。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闷热潮湿。晩上就把镰刀放到磨盘上拼命磨。把镰刀磨得飞快。露出刺眼的光芒。
麦芒就像针尖一样,扎在身上又疼又痒。斗大的汗珠的往下掉。流到眼睛里,又咸又涩。眼睛都挣不开。割麦子的时候要弯腰抓住麦子用镰刀使劲的割。弯腰起身反复的一个动作。有时候不小心还会砍到腿上。
每逢割麦子。都会累的腰酸背痛,回到住处,连水也不想喝,躺在床上。难受的的眼泪往下掉。还好。
一到割麦子的时间,大人们都会提前磨好镰刀,因为在农村镰刀是收割麦子的唯一工具。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割麦子的时候的太阳了,天气燥热,早早的从家里出门,到麦田里就开始收割麦子,从早到晚,由于田地离家比较远,走的时候都会带上干粮和水,割到中午的时候回休息一下,吃晌午。下午继续割,直到把一块地割完,然后背回家。但是自己年龄还小,一天割麦子跟玩似的,当然也是不太会割,一天小手还磨了几个血泡。
这几天温度升的很高,小兴妈说这样的天气麦子熟的快。是啊,快端午了,又是一年麦收时节。
小麦是农作物里经过季节最多的作物,一般在前一年的秋天种下,经过秋天播种冬天积蓄能量春天分孽成长,夏季成熟收割。
虽说农民苦,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辛勤劳作,但是如果没有经历过麦收的考验,也算不得真正体会过辛苦。小麦成熟在夏季,都说麦熟一晌,炎炎夏日,经过几天高温暴晒,小麦仿佛一夜之间由青变黄。农民们如同战场上吹起了集结号,前一日还寂静冷清的田里,第二天就人头攒动,开始挥镰收割。不敢耽误啊,小麦的收获季节比不得别的农作物,可以忙上几天。因为收获时正逢夏季,雷雨说来就来。而成熟的麦子经过雨淋就很难保管,如果不是马上雨过天晴,就有可能发芽或者捂了发霉变质。不下雨也不敢怠慢,眼看着麦穗成熟干燥,有可能就都掉落田里颗粒无收。所以麦收时是抢收,那几天村里除了确实不能动的,全部下到田里干活去了。
每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从记事起就开始了参与家里的劳作,力气小时就在门口看着谷堆,不让鸡鹅上前偷吃,小兴妈做饭时就蹲在灶前烧火添柴。大些就跟着去了田里,帮着搬运或者施肥。农村的孩子没有男女之别,一样都要尽其所能,为着春种秋收做着贡献,没有吃闲饭的。
小兴妈好强,总是不甘落在别人后面,每天早出晚归自己去干。小兴是家里的老大,早早体会了小兴妈的艰辛,不忍看她一个人累死累活的干。那时上学还有麦收假,十天左右,足见麦收时节的重要。十几岁的小兴和小兴妈凌晨两三点钟从家里出发去地里割麦子,拿上四五把前一晚磨好的镰刀。天还有些黑,但是天气凉爽;露水也很大,打湿了衣裤,但是麦芒不会很扎人,也容易打捆。小兴来到自己家的地边,各据一垄,开始头也不抬的割起来。小兴妈那时还年轻,非常能干。小兴一垄割不到头,她第二垄又从后面超了过来,不小心割伤了哪里,也是捏起一捏土撒在伤口上接着干,这就是轻伤不下火线。这样干着,从黑天干到亮天,直起腰时四顾,你会发现每块地里都有人干活,都是凌晨就来的,有的人比小兴更早。小兴小兴爹往往都是天大亮了才来,那时这一块地已经快割完,他来收收尾。小兴妈还要赶回家里做早饭。
拖着浑身的酸痛回家吃早饭。饭也简单,煎饼就咸菜。吃过饭后,小兴和小兴妈一人一辆推车回到田里去推麦子,弟弟妹妹年纪小留在家里,把门前收拾干净堆放麦捆。地块小些的,离家近的就用推车推回去。远的就找车往回拉。天渐渐热了起来,麦芒划的手上脸上都是小口子,汗水流过钻心的刺痛。手上是镰刀磨起的泡。穿着长衣长裤,也总有麦芒扎到衣服里,浑身都痒。把捆好的麦子一捆一捆扛到地头,然后装车,七扭八拐的运回家里。那种感觉到现在想起都会令人窒息,又累又热,呼吸都很困难,头晕晕的,很想一头倒在树荫下睡上一觉。可是不行,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没有人休息,大家都在田里热火朝天的干。金色的麦浪一两天功夫就剩了一地金黄的麦茬。从田间到回村的路上,牛马车,小推车来来往往,都是运送麦捆的。
割下来,运回家还不算完,还要铡开,把麦穗和麦秸一刀两断。这个活计一般留到晚上干,白天就是在各块田里收割运送。晚饭后,全家都开始铡麦子,小兴爹按铡刀,小兴接麦头,弟弟接麦尾,小兴妈给麦头垛起来。这工作也要干到深夜,左右邻居家也是卡擦卡擦的铡麦子声不绝于耳。干完休息不到三四个小时,没收完麦子的人家又开始起早下地了。所以那时人们的脸上看不到丰收的喜悦,只有一张张晒成碳一样黑的疲惫的脸。收割完,运回家,铡好了,这还没有结束,还要排号等机器来打麦子。附近几个村子共用一台打麦机,收割完成的人家要去排号等待,家里得有专人在那里守着,帮着上一家打麦子,早点打完好搬运机器到自己家来打,还要找电工接线,还要去和亲戚朋友打招呼来帮忙。这一等就是几天。
等待打麦子的日子比较轻闲,但是也不能闲,要去收完的麦地拾麦穗,颗粒归仓。收完的地里要马上种玉米,大地开始新一轮的孕育。不过这些活计比起收麦子,已经算是很轻松了,可以借助牲畜和工具,犁地播种。割麦子全是人工手动,芒刺在背的感觉可是最不好受的。
打麦子的机器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的,每次小兴家排上都是半夜或者凌晨了。小兴妈准备好一卷口袋,小兴从头到脚包得严严实实的,负责灌装麦粒。在电工接电时,要把垛好的麦头运到机器前,小兴爹负责往机器里入,小兴妈得供着给他递麦头。小兴在接麦粒的空闲还要去挑麦草。打完麦子,小兴爹妈会帮着下一家搬运机器,帮着打麦子,如果看着天气不错,不会下雨的话,可以简单洗漱一下去睡会儿了。否则就是通宵。
天亮以后开始晾晒麦粒,把麦草垛垛。小兴站在麦草垛上,手里拿着一把镰刀,用来勾哪里高了,垫到低的地方。小兴爹妈一人一把大叉子,把麦草一叉一叉堆到垛上,小兴也越来越高。这时才能听到一些欢声笑语,左邻右舍的都有空闲聊一聊收成,讲讲笑话,在垛上的孩子们挥舞着镰刀笑闹一通。
那几天就盼着天公作美,能把麦粒晒的干透,收到粮仓里才算完事儿,万一天天来场雷阵雨,村里到处都是大呼小叫,急着把麦粒收堆,苫盖。总有虚惊一场,刚刚收起又得摊开晾上;或者来不及收起大雨就兜头而下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