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火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天的火炕
        冬天的土炕,还有一个用途,就是蒸馒头时发面。北方人以面食为主,早餐晚饭都要吃馒头。用温热的水和好面以后,就要把大面盆子放到热炕上,上面盖上厚厚的棉被。等到面发起来之后,揉搓一阵子,做成馒头,馒头还是要放在热炕上盖上被子,过一会发起来才可以放到锅里蒸。

        火炕上有炕席。优质的炕席是苇子编的,劣质的炕席是秫秸编的。那时候五金日杂商店,到处都有炕席卖,大约也是有规格尺寸的。新炕席编得紧致,要把它抻得跟自家炕齐边齐沿才好。新炕席稍稍有一点粗糙,带着植物的芬芳;时间久了,炕席就有了淡淡的焦糊味儿,很好闻;炕席磨得光光溜溜。

        炕的周边,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用铅油刷上墙围子。炕上的摆设一般是炕柜,炕柜上一头固定是放被褥的,被褥叠好摞在上面,叫做“被垛”。看女主人会不会过日子,就看这家“被垛”叠得整齐不整齐。

        在土炕的一侧或者一头,人们会在墙上做一个搭板,搭板上放木箱子,放在土炕边上的板箱,当然是用来放衣服等,这样取用也方便,特别是寒冷的冬天,人们不用下炕就可以随时拿出需要的衣物,倒是特别方便。

        当然,板箱放在炕头,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因为是架在木板上,而木板高度只有八九十公分,如果人恰好是坐在箱子下面,起身时又没有留意,是会碰头的,小时候偶尔就给板箱底下的木板碰过头。

        一家人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听着窗外北风呼呼的声音,可是房间里的土炕上却温暖如春。

        吃过饭后,左邻右舍的人们,就开始串门了,经常是各找各的朋友,各自带上早已经准备好的针线活,三个五个,围在谁家的热炕上,一边做活,一边聊天,东家长西家短的,谁家的媳妇怎么样,谁家的孩子长的好,谁又穿了什么衣服什么鞋子等等;男人也是如此,喂饱牲口,清理好牛圈,慢腾腾地去找张三李四,几个人喝茶抽烟聊天。不过男人聊的话题不同,通常聊的是今年的收成,明年计划种什么,要么就是儿子该娶媳了,女儿该出嫁了等家庭大事,偶尔也谈论国家大事等。

        进入腊月,人们谈论的最多的就是,马上就要过年了,感觉说话当中就迎来了年。

        小兴妈便开始各种计划,今天准备啥明天准备啥,直到迎来真正的年,似乎所有关于**宜才会一件件准备妥当。

        在所有关于年味的准备过程中,蒸馒头似乎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农村,自家种植的小麦,就已经足够这一年的口粮。过年蒸馒头用的面粉,往往也都是自产自足的。准备蒸馒头的前两天,小兴妈会嘱咐小兴爹,在村里的磨面房将小麦加工成面粉。不用小兴妈过多催促,小星爹推车就出去了。面粉准备好了,小兴妈往往会选择在头一天的夜里和面,因为发酵一夜后,面团发酵的刚刚好,是蒸馒头的最佳时机。在蒸馒头前一天夜里和面时,小兴妈会特别的谨慎。一大碗面里倒入多少水,小兴妈总是一碗面一杯水的交替盘量,所以即使最后和多少面的量,分寸都是掌握的刚刚好。

        寒冬腊月,和面后要想把面发好了,在农村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和好面的上面盖上一层塑料布,将整盆面包裹好,放在温暖的热炕头。第二天,面会发的特别好。一般情况下,到了第二天上午面发酵的刚刚好。小兴妈看着发酵好的面,仍不住会继续她的蒸馒头之旅。面发好之后,酵面是一项大工程。小兴妈会来来回回地翻腾好几遍面,而小兴看着更像是玩儿面,所以往往这个时候看得眼馋,吵吵着也要和面。

        面酵好之后,小兴爹把发好的面团反复揉揣,直到表面光滑、细腻,小兴妈把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擀成一张张大小不一,薄厚适中的圆饼,把提前煮好的大枣整齐码放在一张最大的饼上,第三层上面盖一张最小的圆饼。上面的花朵小兴每次都争抢着做,小兴妈手把手教怎样把面团搓成长条,将圆面条切小段儿,用筷子夹紧,摇身一变一朵菊花成型。小兴有模有样的做了一个又一个。馒头和枣糕一屉屉摞起好几层。剩下部分的就是将面团分成均匀的面剂子,揉成馒头的形状,放入开水锅上去蒸。

        馒头出锅的那一刻,看着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小兴顾不上刚摸过柴的手上还沾着灰,抓起一个便往嘴里送,那馒头,攥在手里暄软无比,嚼在嘴里香甜筋道,让人恨不能多嚼几下,充溢唇齿鼻腔的香甜,又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吞咽下去,小兴爹也会趁热第一时间尝口鲜,还会连连不绝地夸赞小兴妈蒸馒头的功夫好。尝过美味的馒头之后,会在每一个馒头上点上红点,代表新年鸿运当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