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朝廷给的和欠的竟然是一样多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朝廷给的和欠的竟然是一样多 (3 / 4)
        “烽军负责的是点燃烽火、传递通讯,一样也是要守长城,而他们的粮饷是上半年每月七钱、下半年每月四钱五分,尚不及咱们的一半待遇,可所承担的任务与所处的环境却与守敌台的南兵相差无几。”

        “你要是实在气愤不过,多想想烽军嘛,烽军要是因为朝廷欠饷就不干活,看到外虏来了就闹脾气不点火,那京城早就沦陷给蒙古人了。”

        “再说了,虽然朝廷现在发不出军饷,但是怎么也没有到了饿肚子的地步罢,朝廷早有规定,除了既定银饷,长城的每座敌台之上都贮备糇粮十石,以备缓急时所需。”

        “银子发不下来,敌台上的储备糇粮总还是批得下来的,咱们耐着性子多对付一阵,总不至于一缺了银子,咱们蓟镇的两万一千个南兵就都饿死了罢?邸报上那山陕、河南、山东一直遭灾,动不动就一个省出现几十万饥民排队领救济粮,最后也没见到处都饿殍遍野啊。”

        吴惟贤道,

        “可是咱们又不在山陕、河南、山东,就是这四个省都饿殍遍野了,我们在蓟镇也瞧不见啊,难道邸报上说那四个省没饿死几个人,就当真没有饿死很多人吗?要是没瞧见的事儿就相当于没有在大明发生过,那朝廷一连欠了蓟镇南兵几年的军饷,在皇上眼里不就也等于根本没有这回事儿吗?”

        陈蚕道,

        “皇上肯定知道这事儿啊,我的意思是,之所以现在咱们南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是因为皇上有更要紧的事儿要处理,就比如说山陕、河南闹饥荒罢,咱们这儿不发饷还能自己对付对付,饥民要真饿死一大片了,那不得造反了吗?这造反的人一冒出来,朝廷又要调兵去打,又要给内地卫所官军多发赏银,几次一折腾,咱们蓟镇南兵收到欠饷的希望不是更渺茫了吗?”

        陈蚕讲完这番话,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点儿冷血得不大对头。

        其实蓟镇南兵也都是从普通百姓家里招募来的平民子弟,要是他陈蚕当年没有被招募到戚家军中,浙江一闹灾,他说不定也得挨饿、逃荒、排队领救济粮,一不小心碰上地主、恶霸、猾吏,他说不定也得被搜刮敲诈到倾家荡产。

        要是他陈蚕没能立下军功当上游击将军,没有领上朝廷名义上给他的那一两五钱银子,说不定朝廷派兵镇压的那些造反饥民里也有他的一张面孔。

        现在他陈蚕当上朝廷的武官了,一张口就替朝廷把发饷的次序都安排好了,替皇上把处理国事的轻重缓急都分清楚了,仔细一想,总有点儿飘忽的虚幻。

        毕竟他陈蚕和老百姓的实际差距也就是那名义上的每月一两五钱的军饷,要没这一两五钱的银饷,他还真没甚么资格用这种自以为是的口气替皇上说话。

        从这个角度来说,吴惟贤倒是比他头脑清醒得多,蓟镇南兵理应比九边的任何一支军队都需要朝廷每月发下来的那点儿军饷,名义上许诺的待遇若是一直不能兑现,那戚家军除开独立建制之外,和普通老百姓的地位基本也没甚么差别。

        吴惟贤这时却是吁出了一口气,忽然唤了一声陈蚕的表字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