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卷 第九章 裘甫倒下去了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唐卷 第九章 裘甫倒下去了 (2 / 3)
        政府军派工程队往上游把溪水一堵,城里就看出苗头来了。毕竟这招裘甫在政府军头上使用过并获得成功,如今王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裘甫、刘暀也头痛。总不能大家都窝在城里渴成人干吧,那就出城去战斗吧!义军这边已经是有进无退,组织好人马前去掘开溪水,政府军那边是守株待兔,等着你前来。双方队伍为争夺水源占有权就“砰砰乓乓”的干起来。

        水源争夺战打的很频繁、很激烈。据数据统计战斗在三天时间竟然干了八十三次,可以说每时每刻双方都在轮岗战斗。虽然全部以义军失败告终,但这个没日没夜的超负荷作战就是铁人也吃不消,双方一个个累的腰酸背痛腿抽筋。

        水源争夺不来,部队也累的慌。刘暀又出了一计:诈降。骗政府军自己掘开水源好获得喘息之机。

        说是诈降,其实也可以真的投降,仗打到现在,大家都有投降的意思。只要政府军有接纳的一点诚意和行动,大家转身在政府里捞个一官半职,换套制服还可以继续逍遥。义军首脑团对此心照不宣。

        但王式很快辨明了义军投降的真伪性,前脚打发走义军使者,后脚就对部下说:“这是裘甫企图获得一点修整时间,我们要更加严密戒备,大功即将告成,不要功亏一篑。”众将听令,防守更加严密。

        事实证明王式是正确的,裘甫以为王式中计,果然又连续组织了三次较大的水源争夺战,奈何王式防守严密,均以失败告终。

        六月二十一日,夜。这是个悲壮的晚上,天气很闷热,众人心中很忐忑。穷途末路的裘甫真的决定投降了。他安排拜弟刘从简坐镇城中照顾各头目的老小,自己和刘暀、刘庆等首脑骨干百来人摇着白旗出城,朝政府军大营走来,去迎接他们无法预测的未来。为避免政府军误会,还远远的摇着白旗喊话,请求归降。

        每次都是“狼来了”的忽悠政府军,这次真的投降政府军也不信。直接派出大军从裘甫后面包抄,截断裘甫返回城门的归路,来了个瓮中捉鳖,众人全部被“请”到大营,押送回了越州。

        王式对义军的投降嗤之以鼻,从心里上说王式压根就不想接受裘甫的投降,因为他讨厌裘甫这些为了自己的一点不满就发起**导致国家动荡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激进分子。这些人起义初衷也许是为了替天行道、反抗压迫,为平民伸冤。但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所作所为就变得和**差不多,掀起了一路的腥风血雨,最后反而成了屠杀平民的刽子手,他们犯了战争罪!对盲从的群众他可以宽容,对事件的首恶他绝不姑息。

        王式把裘甫押送回京城长安,让唐懿宗给予最终审判。对于从犯刘暀、刘庆等二十几人,王式大笔一挥,初审就判了腰斩,立即执行。

        腰斩是一种对重型犯使用的酷刑,一般人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著名的就是宋代包拯那三口铡刀,就是腰斩用的。要知道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犯人从腰部被斩为两截后,神志还是清醒的,要有一段时间才会断气,这段时间完全就是对犯人的折磨。在清朝雍正朝时,官员俞鸿图被判的就是腰斩,处决后一时没死,还在地上用自己的血连写“惨惨惨惨惨惨惨”七个字方肯咽气,把雍正都惊到了,从此后废了腰斩的刑罚。

        给刘暀他们腰斩,可见王式对义军肇事者们是多么的深恶痛绝,要给刘暀他们这种不干脆、不体面的死法以警众人造反的结局是有多么悲惨。只是似乎也没起到什么作用,以后的历史发展,该造反的还是要起来造反。王式因此还把义军得罪狠了,以后受义军残余分子江湖追杀。

        义军首脑被一网打尽,剩下剡县虽然还没有攻下来,但群龙无首也守不了多久。王式长舒了一口气,梳理下思路写请功奏折去了。众将士最近几天高强度战斗也累坏了,从上到下都松紧了一直紧绷的弦,于是对剡县的防守都有所放松。

        刘从简就是乘此机会率五百壮士带着裘甫的家眷冲了出来。等政府军反应过来,刘从简已经逃离了政府军的包围圈。政府军一路追赶到了奉化县西北的大兰山,被刘从简凭借险要地势抵挡住。

        勉强喘息了几天,王式大军一到,就守不住了。七月初九,政府军几路大军一起攻山,刘从简只得再次逃跑,人数又少了一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