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唐卷 第九章 裘甫倒下去了 (1 / 3)
第九章裘甫倒下去了
怎么办?总参刘暀建议士兵把身上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都扔掉吧,这样政府军一定会停下来抢的。裘甫想想有道理,就这么办吧。手下就是舍不得,再肉痛也没办法,相对来说还是命重要些。于是黄的、白的、蓝的、紫的各种钱财和值钱东西洒满一路。政府军一看眼就红了,要知道这些兵大爷平时军纪也不怎么滴,还有一大半的士兵都是义军队伍里出来的,德性都一样,见钱谁不眼开?如果不是王式领导有方,恩威并施,剿匪哪有这么平稳、顺利,说不定自己就先假冒土匪去捞一票了。就算这样,王式在“约法三章”里说过,缴获的钱财,政府是不过问的。如今这么多真金白银就在眼前,哪还有心思剿匪,从官到兵,“嗷嗷”叫着就向地上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抢去,有的甚至扔掉武器双手去抢,场面是蔚为壮观。
义军付了天文数字的买路钱,急急向山旮旯里逃窜。政府军这边眼看再不制止疯抢的局面,义军主力就又逃了,这时昭义军领跌戣出面了,从其名字看应该是少数民族将领。他实在看不下去,发狠话说:“谁敢再停留不前,争夺财物,立即斩首。”说完随手杀了一个抢得正欢的倒霉鬼算是杀鸡儆猴。这下官兵们才停止抢夺,继续朝义军追赶,但是裘甫等已经从黄罕岭逃了,短时间政府军不知其所踪。
黄罕岭这个地方王式曾经预言过,说义军可能会从这个方向逃跑,只是遗憾没有兵力防守。所以人力有时穷,裘甫还能再挣扎一段时间。
南陈馆战役,以义军被斩首几千人,政府军微小损失,缴获大量钱财结束。
裘甫、刘暀哪里去了?他带着残余的部队一路小心翼翼躲着官军的搜捕,在中途还不断有士兵开小差溜号的情况下,终于带着剩下的坚定支持者们在六天后逃进了义军最后的据点--剡县,和刘从简部队凄惨会师。
裘甫保密工作做的不错,进了剡县,官军还不知道,依然到处搜索裘甫的下落。这时义成军将张茵在唐兴县抓到一个义军的溃兵,刚想动刑搞点情报,溃兵主动投诚,并告诉张茵说:“裘甫已经逃到了剡县,军爷如果放了我,我愿意作为官军的向导,带领军爷去剡县夺下这个大功劳。”
张茵听了很高兴,心想原来那个私盐贩子跑剡县去了,害我们还在外面吃灰,走,小的们,抓裘甫去。于是命令这俘虏作为向导,聚拢部下展开急行军就朝剡县赶来,一路是快马加鞭,在六月初七就赶到了剡县,在剡县东南城外驻扎。只比裘甫晚一天到达,效率不能说不高。
政府军总部收到裘甫等聚集剡县的消息,有些人担忧义军凭城坚守有点难啃。王式反而很轻松,一边摇着鹅毛扇子下令东、南两路军前去剡县汇合,一边微笑说:“裘甫军看来是来束手就擒的咯。”
东、南两路军收到命令从各地赶来剡县已是几天后的六月十二日。政府军大军压境,把剡县围了个水泄不通。
天气怪热的,既然来了,总不能只围着等中暑。那就开始攻城吧,剡县攻防战正式开打。剡县剩下的义军大部分都是裘甫的坚定支持者,人心还算稳定。守城不需要太高明的技术,只需往人城墙上一站,尽力不让政府军上来就可。为此,义军连妇女们都组织上阵积极防守。政府军攻城个人水平一般、攻城器械也一般,再加上剡县城池还比较高大坚固,攻了几天,损失惨重,就是攻不下来。
怎么办?王式一时也没有好办法,只得召开军事会议让大家开启动脑模式想想有没有简单快捷的办法解这道难题。
要不怎么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开始或许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但会议上聊着聊着不知谁就聊到了前几个月被义军水淹三军的事情,这时就有将领眼前一亮,一拍桌子大声说:“丫的,这帮土匪,上次淹死我们多少同袍,这次我们不如也把上游水拦住,淹他们一次。”另一个一想:“拦住水源,妙啊,淹死他们之前先把他们渴死。”
所以很多新入职的朋友会埋怨会议太多,说领导老是这个会那个会的开。然后开会期间领导们在台上照本宣科干巴巴的讲,听众在台下枯燥无味昏沉沉的听。实在是开会也有其一定必要性,这不,经过大家东拉西扯一讨论,办法还真的有了,会议到此还是取得了成功。
王式了解剡县的具体情况,知道了剡县主要靠三溪供水,溪水一断,大热天的义军在城里肯定呆不下去,不想被渴死就得出来。于是一拍板,好,就这么决定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