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月明中天B (1 / 2)
二八五.或也其道之必然吧
光远霞退,
暮色渐合,
横空的莲花山已是悄然没入了茫茫天际。
店主人的陈说,虽使百里之外那以盗跖为范的山秀才在人心里的轮廓大致有所勾勒了,但慧能的思绪,此刻却似眼前无边的夜色有些迷蒙且渐深渐沉了……
“生即死,死即生”,当然不悖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那生命万化更人生逆旅的透彻了。但秀才劫难之于此的幡然,怎演绎成了草菅人命以悦其志意的通道之证了呢……
是的,
至德之世,已随神农一去不返;
尧舜为圣,“子孙无置锥之地”;
汤武王道,“而后世绝灭”;
士贤“莫若伯夷叔齐”,却成首阳饿殍;
臣忠“莫若干伍子婿”,反落剖心沉江之结局……
此圣贤君子,人于何以效法,更何来己利己益?
那“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且“生而长大”德并三者的盗跖,其于“人事”的洞明,或亦原由之一吧?
是的,
世事不仅善恶不定,是非难明。且那天地至远无边、至高无际,时光更无始无终、悠悠不尽,人蜉蝣性命、过隙光阴面对如此世界,真的徒唤一切无可奈何而已这对思极八荒,欲望无穷之人来说,那岁月局促的性命所存,志意所悦,当然有一个何以着落的焦虑和抉择的问题了。而那“心如泉涌,意如飘风”的“柳下季之弟”恣肆“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的百年快意,是否亦人生命私己的根本省悟呢......
可庄子于世心有美好的情怀,于人更有非常的寄予,或才是其喟叹人生世事的前提吧其究天究地、究人究事之极思,虽终落一切无可奈何而叫人勃勃之心难免颓然气短,但那也是人生命有悟、百年升华更精神超拔的一种相益吧其“洸洋自恣以适己”的自嘲自解自快之,不但没半点肆意妄为之心及一丝一毫的损人利己更暴戾之气还恰恰相反——人若似庄子一样所欲素朴、精神高洁唯求一己存身逍遥,只会从根本减少减轻人之丑恶、世之乱象并有增人的善良更世之平和美好的吧……
是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