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找茬 (1 / 5)
借着纸笔,刘钰大致给田索、田平讲了讲俄国的问题。
如果两国交往,各国君主的称呼就是头等大事。开放是开放,但再开放也绝没有一见面就先矮一头的。
俄国经过彼得大帝的改革,一方面积极西化,一方面也升格了自己的头衔。
彼得不承认自己是沙皇,而认为自己是“皇帝”,也就是“Empero”。因为按照罗马的法统,源于凯撒转音的沙皇,比正规的“皇帝”矮半级,类似副皇帝。
这件事对俄国很重要,虽然彼得死了,但是想必在俄国使团的官方翻译那里,肯定是要翻译成皇帝,而不是沙皇的。
至于这个皇帝是怎么来的……因为15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为了拉俄国盟友。给俄国人写信的时候,奉承地用了“皇帝”而非“凯撒”这个词。
好比南明给满清写信联虏平寇的时候,就约为叔侄,承认对方是帝,这就可以用来做文章。
如李定国两厥名王后,孙可望杀死了投降满清的叛徒陈邦传,南明御史李月如就弹劾孙可望“擅杀勋贵”。而陈邦传当时明明投降了,是满清的国公,可封建礼法下孙可望这个明将杀满清的国公,在礼法御史看来,也不是孙可望这个“贼”能杀的。
在西方,1453君士坦丁堡陷落后。。**世界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彼得打完了瑞典,群臣“劝进”,从故纸堆中翻出来这封信,立刻就有人“劝进”。
认为神罗皇帝都叫俄国沙皇为皇帝了,这当然可以进一步了。
这就好比天朝给朝鲜写国书的时候,称朝鲜为帝,对面敢不敢认是一回事,但书信肯定会留着。
于是借着这封信为幌子,彼得登基为帝,弃凯撒而用皇帝。
群臣劝进有功,各进一等,以此信示各国来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