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回 刘佳儿定婚姻亲上加亲 谒长辈忆往事心系祖田 (2 / 4)
大人们因为这桩亲事,相互喝了酒,改了口,又共同喝了一杯。刘喜豆把李禹成、刘佳儿叫过来,要李禹成抱刘佳儿,李禹成见大家高兴也就趁兴抱了一下刘佳儿,引来哄堂大笑。就连高兰兰也笑了,笑得留下了眼泪。
古代汉语中把女人出嫁称为“归”,女儿有归属是所有做父母的人所期待的。此时,高兰兰高兴得落泪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李舜成把李禹成抓过来,按着他的头说道:“你小子,还走到我前面去了。”刘金殷问道:“你还没成家呀?要不……”李舜成打断刘金殷说道:“大哥,说笑的。”李舜成一分心把班辈搞错了。
腊月二十五这天,成子喊来几个人帮忙,再加上刘家兄弟和李舜成、刘金殷的儿子刘伟,一起把池塘里的藕全挖了出来。
李舜成有三不知,这第一不知是不知道荷叶下面的泥巴里还有可以吃的藕;这第二不知是不知道他家池塘的藕是这一带最甜、最好吃的;这第三不知是不知道这池塘中的藕每年都要挖一次,只有年年挖,藕才好吃。
二十六,天不亮刘金殷、刘伟装上藕赶着牛车去了广桥。广桥人多,只有到广桥,藕才能卖得脱。李昭福、李舜成再加上李禹成、刘佳儿是吃了饭才动身的,他们去广桥走亲戚,顺便给刘佳儿买几样东西,扯几尺做衣裳的洋布。刘娭毑不让带她出来,李昭福坚持带出来,买东西扯布都只是说辞,主要是带她出来转转,认一认李家人。李昭福膝下只有儿子,没有女儿,所以对刘佳儿多了几分怜爱。
车把式是杜李本地的,姓王,腿有点残疾。因为好些事情做不好,还要雇主帮忙,所以不常出活。接近年关还能去一趟广桥,王把式很高兴,一早就把马车赶过来等着。
这天很冷,上次落雪还没有溶化,除了能跑马车的大路,其他地方都还是白皑皑的一片。李舜成把围巾再缠了一道,说道:“这天,只怕晴不了。”李昭福回应道:“雪在等伴儿。”坐在车辕上的王把式问道:“你们好像不是本地人?”李昭福回答道:“是本地人,出去好多年数,才回来。”“家里是做药材生意的?”“老一辈是。现在不做了。”“一定是赚了不少钱。”“没有。”“做药材真的赚钱,有的药材翻好几倍。”这时,刘佳儿说道:“不要跟他说话,会翻车的。”“是吗!”李昭福把她往怀里揽一把,问道,“冷不冷?”刘佳儿说道:“脚冷,要跳。”
见刘佳儿说话这么有条理,王把式问道:“你女儿还是……”李昭福回应道:“女儿。”“几岁了?”“四岁多了。”刘佳儿插话道:“讲了,不要跟他说话。”王把式像是没有听到刘佳儿的话似的,继续着刚才的话题,说道:“这么小,能这样说话的,真是不多。”李昭福对刘佳儿说道:“大叔在夸你呢。”“谢谢您,大叔!”刘佳儿说道。李舜成笑了,李禹成把手插进袖笼,佯装睡觉,没理他们。
当车子停下来时,李禹成从迷迷糊糊中清醒过来,随大家下车,他这才发现自家池塘的那些,昨天还摆在梧桐树下的,今天早上没找见的藕到这里来了。这里就是广桥。
刘伟洗藕去了,刘佳儿的伯伯在照看着洗好的藕。李舜成不顾刘金殷的劝告和阻拦执意挑起一担藕去河边洗,李禹成也跟了去。他曾经设想每天吃两节藕,吃上半年,现在看来设想刨汤了。
刘金殷告诉李昭福:“也有要连泥巴一起买的,这样放到过年藕不会起黑斑。那样的话每斤便宜两块钱。”李昭福问:“今天能卖完吗?”“应该没问题。”趁着这空当,李昭福带着刘佳儿到附近转了转。
李昭福好多年没来过这了,路生得很,没敢走得太远,给刘佳儿买了一些东西,就回到了原处。这时李舜成他们洗藕回来了。李昭福从刘金殷那里问得了药材集市的方向,准备离开,刘金殷叫住了他,说道:“你有个叔叔,也不知道你叫什么,就在集市东门门口,进去两三个铺面就到。招牌上有个‘兆’字。”
离开时,李舜成要刘金殷和刘伟不要吃带过来的饭,等会一起去那家馆子吃,刘金殷笑着说道:“要是吃饭花的钱比卖藕的挣的钱还多些,那不是亏了、白做了吗!这两天为这些藕好些人受了累,挨了冻不能糟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