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五 (1 / 5)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又一年。
在田地里辛辛苦苦的人们,终于收完了地里的庄稼,精打细算着耕耘了多少,收获又是如何,抛过该交的租子,还剩多少可用来裹腹。吃饭穿衣量家道,不精心地盘算盘算,行吗?有几家觉得吃粮在有些紧张,有饿要挨的家庭,就预先把明年的种子分出来,精心地装进口袋,然后用绳子扎得紧了又紧,当然这还不算,还要在装着种子的口袋上着意放上两条给孩子揩拭过屎尿的烂屎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明白,这是在告戒这一家人饿急了宁可吃屎,也不能吃掉种子,因为那是以后活下去的所有希望。
当地的老人总是给孩子们讲述着一个民国**的故事,那可真是把人饿怕了啊!
“民国**来人吃人来狗吃狗,鸦儿雀儿吃石头,老鼠饿得没法走……”当时的歌谣也不时被人时不时地挂在嘴边,唱给下一代去听。
唉,那时节人就像黄了的杏子,一会儿“啪”地掉下一颗,一会儿又“拍”地掉下一颗,很快地,大地上就躺满了横七竖八“挣命”的人们。
年馑开始时的那一年,天气有些不正常,一会儿冷得冻死你,一会儿又热得烫死你,人们一边抱怨着老天,一边把粮食种到地里时,老天却下不来一滴雨。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主管着当地的神灵,想到了求雨。从四五月份开始求,断断续续的行了几次香,到百里路外的一个神潭里去求雨。听说那神潭下面的水眼连着东海,求雨的声音可以直接传到东海龙王的耳朵,可是,或许是人们没有诚心,也或许是龙王故意地装聋做哑,可不管怎么说,一直都没求下雨来,到了六七月份,那些长得只有筷子那么高,上面顶着一个比苍蝇头还小的穗子的庄稼眼看要下来了,可老天爷却突发奇想,把前半年欠下的雨债,全都凝结成了一场冰雹,铺天盖地地全都给你还了回来。把那仅剩的一点点希望也化成了泡影。
听外地逃难到杨柳谷这儿的人都说,他们那里的人们饿得两眼直冒光,就先把那些树皮野菜统统吃光,接着就开始吃那些腐烂的东西,像那些树木腐朽之后的东西,他们都会拿下来吃,就是这样将那些野棉花的叶子以及这些木头做成饼子来充饥,饿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哪里还管那些东西有毒不能吃,哪些东西没毒可以吃,只管当下可以填饱肚子就行,因此很多人们因为吃了那些东西就中毒死了。实在是惨不忍睹啊!
家乡的风吹着家乡的人,家乡的人说着家乡里七十年的谷子,八十年的糜子。
也是杨柳谷的人命不该绝。
杨柳谷是个种植五谷杂粮的好地方,夏田不行可以种秋田,秋田不行种菜蔬。菜蔬虽然比不了粮食,但毕竟是比树皮野草好吃多了,至少吃下去不会中了毒吧。
收割了麦子,拔完了豆子,就套上大犍牛把地犁过,虽然地里前不久下过冰雹,但墒情还是不太好,但即便是这样,杨存良还是叫去犁地的人背上几升云芥,来到刚刚犁过的地里,朝天一把籽,一种就是十几二十亩。
老天爷真的是不想让这杨柳谷里的人饿死吧。到了秋分霜降的时候,种下去的云芥长得出奇的茁壮,一朵朵足有瓦盆儿那么大,十来朵就能盛满一筐。
杨存良是家里的掌柜的,由他说了算。于是他就放出话来,缺少蔬菜的人,只要不弹嫌,都到那些地里随意收采云芥吧,所以,几乎是家家都积攒了很多的云芥菜,用绳子串起来晒成干菜挂在屋檐下或者树会上的,淹成了熟菜的,做成酸菜的,应有尽有。
一进腊月的时候,陆陆续续地就有人缺少粮食了,仅仅吃些云芥菜也不是个好事情,虽然饿不死,但人还是没力气。
杨柳谷里的人谁都知道,最容易储存的粮食是谷子和糜子。受空间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杨柳谷里的人们就用窖来储存谷子和糜子。储存得好的话,谷子可以存七十年不腐,糜子可以存八十年不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