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 (11 / 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三 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 (11 / 25)
        “这当然能想到了,现在的商品不都是这样吗,还美其名曰美观。其实,钱中间的孔如果是圆的会更省料的,”

        “那样,锉时铜钱会来回转动,有的锉到,有的锉不到。”

        “我还以为你会说‘外圆内方’蕴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呢,是古代阴阳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风玲说。

        “所有器物总是先实用嘛。”

        “那也要兼顾美观嘛。你说‘孔方兄’中间为啥不用三角形呢?”

        “三角形不如正方形省料啊。”

        “去,强词夺理。”

        “古钱币除了形制外圆内方外,早期的钱币上都铸有面值,属称量货币,以铢、两等为单位,如秦半两、汉五铢。唐代铸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枚开元钱重一两,每一枚开元钱称为一钱,则十钱为一两,这就是重量单位‘钱’的由来。至此重量单位不再称铢、絫,而称钱、两,这是中国衡法改为十进位的关键,俗称的‘半斤八两’之说逐渐失去了原初的意思。”

        “这个我知道。因为中国古称一斤的16两中,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货人如把东西称给人家足足的,就得足了星(特别是福禄寿);如果买货人耍滑头克扣一两就减福,克扣二两就损禄,克扣三两就折寿。可见古代人对诚信的重视。”

        “懂的不少啊。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那是当然了。我每天接触的就是这些呢。虽然没你讲的专业,但是大家都爱听着呢。”

        “嗯,古代钱币上都铸有文字。钱币上的文字,秦以前是所谓大篆,秦以后是小篆,王莽时期铸造的‘莽钱’使用的是垂针篆,是小篆的变体。六朝以后多用隶楷,蜀汉直百五铢的‘直百’两字是隶书,这是中国钱币上最早出现的隶书。唐代开元通宝钱使用的也是隶书,即所谓八分书,相传是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宋代艺术空前繁荣,表现在钱文书法上,更是丰富多彩: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种书体全有。每种钱币一般至少有两种书体,甚至有三种,称为对钱。钱文书法中有苏东坡的‘东坡体’、宋徽宗的御书‘瘦金体’。一部钱币史所呈现的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除汉字外,少数民族政权铸造的钱币上还有佉([qū古同“祛”)卢文、龟兹文、粟特文、回鹘文、突厥文、契丹文、八思巴文、察合台文、满文等等,一部钱币史又是一部少数民族古文字大全。”

        “其实我们也可以在钱币上印一些书法,这样在花钱的时候也能够欣赏欣赏书法作品,一举两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