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 (10 / 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三 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 (10 / 25)
        “钱币在古代被称作‘孔方兄’。《鲁褒传·钱神论》上说:‘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哦,原来是这个原因。不过,这可不是你说的,是查找出来的哦。”

        “有些原话是记不住的,需要查找,但大概意思我都是清楚的。”

        “那可不算。”

        “得意而忘形嘛。”

        “瞧你那得意忘形的样子。”

        “这个词开始的时候可不是贬义词。”

        “可是后来因为你这种人出现了,于是就变成了贬义词。嘻嘻。”

        “我看你现在的样子,就是得意忘形。”

        “哈哈,那你说‘为什么铜钱要做成外圆内方?’”风铃一副不‘打破砂锅纹到底’不休的精神。

        “其实,中国的铜钱,并非都是外圆内方,也有刀形的,裤子形的,还有钥匙状的等等。孔方兄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币制开始,直至1900年清朝末年废止,共使用了二千多年呢。汉书《食货志》中就说‘钱圆函方’。为何要制成方孔而不制成圆孔呢?过去制造铜钱,采用的是熔铜铸钱。先把铜化成‘铜水’,然后浇在钱模子里而铸成,这样浇铸出的铜钱的轮廓就不齐整美观,必须用锉刀将其修锉整齐,如果一枚一枚地修锉,那多费工夫。于是,聪明的铸钱工匠就在铜钱的中间开一个方形孔眼,把很多钱穿在一根方形棍子上,一锉刀下去,百十枚铜钱的外缘都能锉到。”

        “主要是为了偷工减料吧。”

        “呵呵,难得你能想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