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二 金西京 (5 / 5)
大家大笑了起来,又干了一杯。
“辽金时期的大同拥有众多佛教建筑,彰显了西京地区佛教的兴盛。这时期佛教建筑格局形成了纵轴式三进院落的特征,密檐式塔普遍,塔内多藏有舍利、经卷和器具,寺院佛像供奉以密宗与华严宗融合为特征。辽金时期西京地区塔寺在艺术风格、建筑价值方面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辽金时期石雕艺术风格溯源于北魏,承袭晚唐,在中原雕刻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文化,又吸收了佛教文化,将三者融汇,创造出充溢着写实生活气息的民族艺术品。西京大同地区端庄肃穆的佛教造像,内容丰富的经幢石刻共同形成了颇具民族、地域与时代特色的宗教文化貌。
“元代,西方各国使节、商旅等通过商贸之路接踵而至,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大同是‘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城市’。辽金元时期,西京大同作为交通枢纽,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各民族通过遣使往来、榷场贸易等形式建立了密切的交往,民间市易频繁,宋钱成为流通的主要货币。由西京输入北方民族的主要是茶、绢帛、瓷器等;北方民族输入西京及中原的主要是盐、羊、马等。通过各民族的经济交流满足了各族人民生活的需求,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辽金元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开始走向定居生活,其日用器皿更多受农耕文明的影响,从器类到功用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西京地区辽墓中发现,此时期多见北方的金银器、铜铁器和当地瓷器;金墓中逐渐出现了中原精美的瓷器和漆器;元墓中也多见南方的瓷器。”
“哦,怪不得呢。”小胡恍然大悟道。
“怪不得什么?”
“怪不得平城美女多啊!”
“说一说。”
“老话说,‘蓟镇城墙、宣府教场、平城婆娘’称为塞北三绝。”小胡抿了一口酒,说道,“平城有‘皇后之乡’的美称,据说出过25个皇后,9个皇妃。平城为什么出美女?其一,自古为多民族杂居之地,北魏鲜卑族和汉族通婚,从优生优育来讲,必然产生优良人种。北魏王朝先后五次迁徙各族人口到首都平城,后来,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及汉族在平城互通婚姻。据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很多大臣都不愿意去,但又没办法啊,不去‘杀’,只好勉强去,到洛阳后忍受不了夏季酷热,便奏请魏孝文帝恩准天热时回大同,天凉时再去洛阳,历史上称这些人为雁臣。据说,当时很多宫女也是随着雁臣一起夏回冬去。后来,人们认为这样路途奔波太麻烦,便称病不朝。孝文帝理解故土难离,恩准宫女配给守边将士,英雄配美人,繁衍后代当然漂亮啦。喝酒吧。哈哈。”
“干杯!”
“干杯!”
“今宵酒醒何处?”万哥醉醺醺地说。
“城墙马面下望月。”林风接道。
“呵呵。”万哥用手指着表示赞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