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1 / 2)
        既然说到了文化的巨大作用,偏偏皇帝又制止了自己,李际期无奈继续前面“闽中风土人文”的话题,好在并未离开“文化”范畴多远,也算是对自己的些许安wei。

        “皇上,宋征舆任职福建提督学道多年,故而对闽中人文多有了解。据他说,福建,尤其是同安王原籍闽南一代,经宋明两朝五百年‘以文化之’,其教化风貌已自成一派。”

        “哦?如何自成一派?”看得出来,福临对此很感兴趣。

        更感兴趣的是弘毅,他想好好听听,李际期是如何附议自己关于闽中士子民人“推崇‘重名尚义’与‘务实逐利’的‘商儒之道’”的观点的。论证好这个观点,就可以说明对于郑芝龙,用在哪里,防在何chu了。

        “皇上,闽南文化自成一派,有五chu‘并行不悖’可查。”

        “一者,‘远儒’与‘崇儒’并行不悖。此乃闽南地chu偏僻所致。两宋以前的福建,相对于中原腹地,实在是未臻开化的蛮荒之地,闽越之人又多出海谋生,不事稼穑,缺少礼教。两宋以来,福建的礼教逐渐兴起,积数代传衍而至朱熹,福建从‘远儒’的蛮荒之地变成‘崇儒’的理学之乡。朱熹过化闽南,以泉州收获最丰,极口赞誉泉郡人文鼎盛,说:‘此地古称佛guo,满街都是圣人’,由此可见一斑。”

        李际期的第一条恰好应和弘毅所说的“郑芝龙虽为海贼,却知书达礼”!

        “二者,‘安土重迁’与‘背井离乡’不悖。”

        “农耕稼穑尤重安土,闽南使然。但其域nei地薄,物产匮乏,民人不能自足,久而久之,动辄迁徙之风兴盛,又以海渡南洋为最。前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佛郎机人于吕宋冤杀华民两万余,多为闽中侨民。”

        李际期突然说到了西班牙人对马尼拉华人的第一次大屠杀,弘毅心中一紧,急忙煞有介事的cha话道:

        “两万华民之巨?”

        “皇二子,此事不差。”李际期点头称是,却毫无怜悯之意。

        “故明朝廷如何能坐视不理?”小玄烨明知故问,一脸惊愕!

        “皇二子有所不知。”此时说话的却是胡世安。

        “前明朝廷对这件事的chu置。却是颇为有礼有节的。臣奉旨编修《明史》而知:前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二月,议上,帝曰:‘嶷(张嶷1)等欺诳朝廷,生衅海外,致二万商民尽膏锋刃,损威辱guo。死有余辜,即枭首传示海上。吕宋酋擅杀商民,抚按官议罪以闻。’”胡世安背诵了一段史料,接着说:

        “据此看来,万历帝既指明了那些擅自出海的刁民死有余辜,又斥责了佛郎机人擅杀商民,可谓恰到好chu。”

        恰到好chu?你nainai个熊呀!——弘毅正要反驳。却听到福临cha话:

        “如此说来,万历还算体恤那些刁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