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1 / 2)
弘毅这一番旷古奇论,让屋里面所有的文化人振聋发聩,liang久无人言语,都在默默品味。
季开生得益于编修那本《guo学与西学》,属于较早接触小皇子这些惊世骇俗SI想的第一拨人,所以比较好理解一些,于是端着茶杯默默观察谈迁的表现。
杨雍建生xing耿直,第一次听闻什么华夏文明、中华民族的新词汇,满脑子惊愕,不过鉴于这三四日的接触,他早就知道这位小爷的深不可测,一时半会儿弄不明白,就要潜心研究一番,所以不能贸然附议或者反对。
闵叙属于灵活周全的,学问也不差,虽然错愕,但是潜意识里认为玄烨所言一定有道理,即使没有道理,现如今也要一门心SI投靠上去,所以坐在那里做若有所SI状,时而点头,时而深SI,施展自己博闻强记的本领。(正史里,闵叙作为顺治乙未科进士,官至监察yu史。史籍中没有他什么显著政绩在册,但他在任职广西提学时,却编写了一本《粤述》,叙述山川物产,颇为雅洁。可见其喜好杂事,善于收集整理,必然博闻强记——弘毅语。)
朱之锡才学过人,堪为帝师,却也对弘毅的一番言论听得云山雾罩,似乎有所领悟,甚至醍醐灌顶,却在许多细节之chu不明所以,于是低头沉SI,细细品味。
谈迁作为俢史之人,早年就是因为晚明史官断章取义、肆意而为,失却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故而放弃科举,专修明史。所以,在他眼中,历史的真实比什么都重要。恰恰小玄烨所说,让历史的规律昭然若揭,这才真是醍醐灌顶!特别是那番坦言大清朝也不能万世永续的惊世骇俗之语,让老谈头一下子有种引为知己的冲动!
至于玄烨所言什么中华民族,那是三四百年以后的事qing,却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印证。的确,汉民族也不过是在两汉强盛之后才逐渐约定俗成的,再往前说,只有华夏方圆几千里而已,连炎帝一族都是荒蛮之辈了。所以,现在的满人做皇帝,几百年后,说不定就是汉人的了,到那时,满汉也说不定就没甚区别了呢。
作为前明遗民,谈迁不愿接受的现实中,最让他介怀的就是所谓“蛮夷治华”,可如果能够解决满洲人的祖先也是华夏故民这个史学问题,再加之现在的满人也要倾慕汉化,那最大的jing神障碍也就逐渐化解。小玄烨的话语,正好是化解此chu纠结的liang药。
弘毅等了一会,其实压根就没有奢望今天在这里,能够取得什么“广泛一致”,SI想的火花,有时候就是需要那么一点点星星之火,借助人气蔓延开来,就可以燎原。看大家都品味了一番之后,弘毅再次开口:
“谈老先生,您的等身著作为何叫做《guo榷》?”
“哦,榷1者,商讨之意也。老朽修guo史,目的在于比较官修大明各朝《实录》2纰漏,并补充崇祯一朝未录之史,三十年来,老朽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但偏颇遗漏之chu在所难免,希望读史之人能够商讨辨伪,故而定名《guo榷》。”谈迁据实回答。
“即为商榷,那玄烨有几句话,不知可否坦诚相告?”
“皇子但说无妨,老朽洗耳恭听!”
“俢史之人,无论官民,是否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本领?”弘毅明知故问。
“这是自然。唐人刘知几、刘子玄,可谓史学大家。他提出的‘史才﹑史学﹑史识’这‘三长’,乃是我等俢史之人必备之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