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八零 祸乱初平事休息(三) (2 / 4)
朱慈烺一口气说完,崇祯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良久方才道:“朕知道皇太子有心振奋,各方用钱,但如此一来,岂非与民争利?神庙之前车。不可不鉴。”
神宗万历帝已经被牢牢地钉在了昏君的行列,仿佛在他治国时民间疾苦、遍地饿殍。然而实际上他却打了三场足以影响帝国命运的大仗——无论他本人是否意识到了这点。可以说,
如果没有神宗,就不会有朝鲜,日本早在丰臣秀吉手里就有了大陆跳板。
如果没有神宗,哱拜在宁夏叛乱势必不可收拾,西北边疆再无安宁之日,甚至独立一国。
如果没有神宗。播州之乱只会继续扩,非但四川、贵州不保,甚至连云南、广西都可能脱离版图。
这样三场大战拼的都是国力,是京营与边军合力打出来的战果。都说神宗敛财纳入内帑,然而人们却忽视了一点:只要京营出动,军饷势必从内帑支出。神宗的确不大方,但这是祖宗规制。他尚未吝啬到罔顾祖宗成法的地步。
内帑花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紫禁城下又没有金矿,这钱从哪里来?
当然只有派出税监、矿监四下收税。
太祖高皇帝立国时就将国税和矿税定得极低,低到了后世皇帝收税不足以抵消成本的程度。派人收税花的钱竟然低于税收收入。那就只有关闭国营矿场、铁厂。而世人都知道开矿是暴富之路,所以这些矿产就由公营转向民营,开始了大明私有化进程。
这个进程在万历年间基本已经完成了。
换言之,大明值钱的东西都已经被瓜分完了。
万历皇帝的想法也很简单:东西被你们占了,朕也就罢了,但你们总得纳税吧?找文官收税么?
那是不可能的。
有一位两袖清风的漕运总督名叫李三才,专门就皇帝与民争利、剥削民脂民膏写过一封奏疏。当年海瑞骂嘉靖帝,还有所遮掩;而李三才的这份奏疏却是近乎指着鼻子骂街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