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玩刀子”的柯之盟( 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春秋的四十二年)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敢“玩刀子”的柯之盟( 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春秋的四十二年) (1 / 4)
        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冬天。

        紧跟着当年夏天的第一届北杏国际会议之后,齐国和鲁国在齐国的“柯”地,现在的山东阳谷阿城,再次召开齐、鲁两国高峰会谈。

        双方都是重量级人物参加,齐国是齐桓公和管仲为代表的高级国事代表团,鲁国是鲁庄公和曹沫为代表的高级代表团,规格很高。

        在“长勺之战”中,我们已经说过:曹刿和曹沫(鲁庄十三年在柯第会盟的曹沫),到底曹刿和曹沫是不是一个人,在《春秋左传》中没有介绍,但是关于曹刿,在《管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典籍中出现过,《管子》中叫曹刿,《吕氏春秋》中叫曹翙,《战国策》中叫曹沫。因为按照当时鲁国的发音,“刿”和“沫”很相近,所以就是一个人,这是可信的。

        现在就以曹沫为名字的主人公讲述这个故事吧。

        曹沫是憋了一肚子气的,自从“长勺之战”以后。曹沫连续带兵与齐国交战。但是确是败多胜少,完全失去了军事天才的思路。而且还失去了鲁国的几座城池,这让他很没有面子。

        要知道,在“长勺之战”后的曹刿,已经快被鲁庄公奉为神人了,威信极度的升高,没想到,后面的失败,真是让大家大跌眼镜,甚至于出现了很多的流言蜚语。

        曹沫非要在这次会盟的时候,从齐桓公身上找回点什么,挽回自己的脸面,可是,他的这种想法,其他人并不知道,如果要是鲁君知道曹沫揣着这样的想法,说死也不会让他保护着自己去会盟的。

        过去,双方会盟,是要建筑一个特殊会盟地址的,比如:建一个亭子,建一座别墅,或者建筑一个高台,作为双方高级人物谈话及歃血为盟的场所。

        这次会盟在齐国,当然就是齐国花钱了,台子很快就建好了,会议如期召开,双方人员轰轰烈烈的到了会盟台下,齐桓公远远的看见鲁庄公,就高兴的打招呼:

        “好外甥,别来无恙啊,快上来,我们叙叙旧。”

        鲁庄公一看气氛可以,也就放下的忐忑不安的心情,毕竟这是国君亲自到人家齐国出差,上次自己爸爸出差,就被搞死在齐国,这次千万别出什么花样,安全第一啊。

        鲁庄公身后的曹沫怀揣着匕首,跟着鲁庄公身后,一步步的登上台阶,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安检措施,在大王会盟身边总是要带几个贴身的大臣,帮着应酬一些事情,所以双方都没有发现异常。

        当两国国君在坛上见面后,谈的非常愉快,双方摆事实,讲道理,消除误会,畅谈友谊,鲁庄公甚至于把自己的妈妈文姜都抬出来,怎么说,文姜也是齐桓公的姐姐,这样一来,国事成了一家人的和睦会见,很快成果就出来了,双方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