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杏之盟”下的屠城战(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春秋第四十二年)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杏之盟”下的屠城战(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春秋第四十二年) (1 / 2)
        鲁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宋国的南宫长万弑君,宋国发生严重的内乱,新君宋桓公上位,这在整个中原诸侯国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春天,齐国召集各位诸侯国在齐国的北杏会盟,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东阿县地区。

        于是,鲁国、齐国、宋国、陈国、蔡国、邾国等各国的国君,纷纷云集东阿县城,集会的主题就是“关于如何帮助宋国国君平定近期国内严重动乱事件”。会盟不但举行了盛大的会盟仪式,文艺演出,盛况空前,被当时的新闻媒体描述为:史无前例的第一届国际联盟和平会议。

        会后,参会人员一起吃了东阿的特产:驴皮阿胶,驴肉汤配火烧,和驴八件等大餐,着实大补一顿。

        这样的盛会,齐国身边的地区小国遂国,却在接到会议通知后没有参加。遂国地处现在的山东肥城、宁阳一带,这次国际会议,是齐桓公准备称霸的第一期国际盛会,遂国竟然不给面子。这让齐桓公十分恼怒,本身就像找点随国的麻烦,没想到这就送上门了,灭了他,于是会后在当年的夏天六月,齐国派兵占领了遂国。

        为什么《左传》记载的是:灭掉了遂国。而我们却说是“占领”了随国呢?

        按照管仲的称霸原则,为了体现齐国“扶周攘夷、伸张正义”的精神,齐国要尽量的做出“锄强扶弱”的样子,尤其是对小国,要采取怀柔的政策。

        齐国灭掉随国很简单,但是总不能人家没有参加会议,就灭掉人家吧。所以,开始齐桓公还是采取军事占领的策略,保留随国的名义。齐桓公没有直接派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接收遂国,而是派了一只象征性的守备小分队,进行了军事占领和管制。

        可是,齐国的这个行动,却给了遂国贵族一些机会。

        四年后,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夏。

        遂国的因氏、颌氏、工娄氏三家贵族,秘密商议,准备恢复随国,但是如何处理目前的齐国占领军,三家研究了一个血腥的方案。

        三家贵族安排了盛大的酒宴,名义上称作“祝贺齐军占领四周年纪念宴会”,召集了齐军守备队进行酒宴,山珍海味,美酒佳酿,据说三家贵族还派了代表,在酒宴上发表了盛赞的祝酒辞。于是,齐军也放松了警惕,纷纷敞开酒量,在美女和音乐的忽悠下,在恭维和酒精的麻醉下,菜过三巡,齐军将领们基本上都是烂醉如泥了。

        齐军将领们,很快基本上完全丧失战斗力了,三家贵族宗主马上发出暗号,早就埋伏在四周的家兵家将们一起涌入,举起利刃,犹如砍瓜切菜一样,发挥了“抗日战争时期”大刀队砍日本鬼子的精神,将齐军杀的是一个不留。

        就这样,随国人毫不费力的收复了遂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