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假老虎打败真宋军(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秋第三十九年) (1 / 6)
郎地,大约是现在的济宁西南鱼台县东北八十里地区。
《左传》于隐公元年记载:夏四月,费伯率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
也就是说,鲁国大臣费伯率领着军队在“郎地”筑城,之所以在《春秋》经中没有书写,是因为费伯的这个筑城的行为,不是奉了鲁隐公的命令,是不符合礼治的。
“郎地之战”与“长勺之战”发生在同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鲁庄公十年的的正月,发生了齐鲁的“长勺之战”,二月,鲁庄公带兵路过宋国境,六月,齐国和宋国一起在鲁国的郎地再次发生“郎地之战”的战争。
究其根本来源,都是因为齐国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上位纠纷,所导致的一系列的战斗。
第一仗是:鲁国参与齐国的公子争位竞赛,带着公子纠发生的“伐齐纳纠”小军事冲突,鲁国由于准备不足而失败。
第二仗接着就是:齐桓公上位后,报复鲁国的“纳纠伐齐”的军事行动“长勺之战”,由于齐国的大意,齐国败。
第三仗,长勺之战鲁国胜齐后,鲁君有些飘飘然了,为了谴责宋国这次没有帮助鲁国抗齐,竟然未打招呼就带兵进入宋国国境后回国,这在国际上就是入侵的行为,终于导致了鲁国与宋国翻脸。
齐国知道了这个事情后,马上感到这是拆散鲁国和宋国良好关系的机会,就派人联系宋国,宋国正在生鲁国的气,所以宋国和齐国一拍即合,齐国快速的与宋国建立外交友好关系,并约宋国与齐国一起征伐鲁国,宋国本身征伐鲁国就是出师有名,这次又找到了齐国新的伙伴,就同意了齐国的要求。于是齐国和宋国再次征伐鲁国,战于郎地,这就是“郎地之战”的来源。
其实,这是整个“春秋前期”的大环境下,而发生在齐鲁大地上的三个分别不同的战役阶段。
郎地的城池,是在鲁隐公元年建造的(公元前722年),至今(公元前684年)已经是38年了,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城市。
鲁庄公十年,六月。
齐国和宋国军队开进了鲁国的“郎地”,进行军事驻扎和攻前的准备工作,鲁国据城而守,以逸待劳,双方成为了僵持不下的局面。
此时,宋国的主力军队驻扎在乘丘(现在的兖州西北),根据现在的地图显示,“乘丘”和“郎”两地,直接对于鲁国的首都曲阜,形成左、右夹击之势。按照当时的地理概念,宋军和齐军事驻扎的地区都属于“郎”的范围,因此齐国和宋国的驻军是:齐国驻扎在郎城的南门附近,而宋军驻扎在郎城的西门附近,也形成了西、南两个方向的夹角攻击之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