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少年吴三桂 (4 / 4)
沈锐觉得,他已经从吴三桂口中问不出有价值的东西了,吴三桂这个年龄,以他的阅历经验,许多深层次的东西还看不清楚,他盲目乐观地相信关宁防线固若金汤,岂不知防线是死的,人却是活的。牢不可破的防线从来都不存在,地利之便永远不如人和之力。
等着吧,后金兵很快就要兵临北京城下了,至于袁崇焕,他是有心杀贼,可惜已无力回天了。
接着沈锐又问了些行军布阵的问题,这个到是吴三桂的长项,沈安邦间或插上两句,话题倒也融洽愉快。
吴三桂虽然年轻,但也算久经沙场了,战术上的才能毋庸置疑,以他后来配合清军一统中原来看,也是一个有有勇有谋的人物,并没有小说《鹿鼎记》里写得那么不堪。当然,金庸先生可能不耻于他的为人,故意丑化了他。
事实上在他后来叛清前期,照样打得清军狼狈不堪,很是杀了几个清军大将。但他缺乏战略眼光,以一偶之地谋全国,不集中兵力,反而处处进攻,妄图全面开花,犯了兵家大忌,虽然响应者众多,但各怀鬼胎,始终拧不成一股绳。
他的人力财力与清政府相去甚远,虽勇猛有力,但有生力量消耗得过快,加之选择时机不对,在民生已有起色的情况下起兵,为人民生厌。还有世人皆唾弃他的反复无常,当了婊子又想立牌坊,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很快与清庭便成胶着状态,清庭可以从容调度,他却消耗不起,最后忧虑交加,疾病缠身,登基不久便死去。
接替他的孙子吴世藩难以服众,老部下离心离德,各自为战,遂被清政府一一击破,一场叛乱不几年便烟消云散。
但这已经不是沈锐的考虑范围了。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生活,这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正常反应。
沈锐纵然知道将来吴三桂的选择与结局,但无法说破,除开与吴三桂并无交情不说,就算交情匪浅,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他无法现在去指责什么,也不可能和盘托出,说出吴三桂你将来千万别投降满清的话来,可以预料,到时不仅没有人相信,反而会被人扣上一顶脑子有病的帽子,所以,沉默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生活就是这样,要想过的滋润,就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最起码,眼下皆大欢喜,你好我也好。
一片和谐的气氛中,酒菜上齐,众人把酒言欢,最后尽兴而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