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少年吴三桂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少年吴三桂 (3 / 4)
        一笔带过后,吴三桂深怕话题还在其父身上,连忙转移目标,对沈安邦道:“我见公子行走有序,不动如山,一定也是行伍之人吧?”

        抛开人品,不得不说吴三桂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眼光够毒。沈安邦闻言一笑,道:“吴公子好眼力,在下湖广行都司郧县守御所千总。比起关宁铁骑,我们这些卫所官兵可就差得远了!”

        吴三桂摆了摆手,正色道:“沈将军过谦了!你我行伍出身,身在哪里都是保家卫国,何分孰强孰弱?”

        他虽然瞧不起卫所官兵,但他也知道,并非所有的卫所官兵都是不堪一击的,最起码他从沈安邦身上看出了那种久经战阵的锐气。

        沈安邦如此年轻,便能做到守御所千总,显然也不是无能之辈。至于沈锐,小小年纪,与北镇抚司高官称兄道弟,不是有过人之处,便是身份特殊,结交一番自是没错,于是他越发表现的亲热。

        沈锐很想知道辽东边军目前的情况,于是问:“在下对火器及行军布阵颇有兴趣,吴公子常对女真人作战,不知边军中火枪配备如何?对付女真人作战火枪是否有优势?”

        吴三桂见话题扯到了自己的老本行,遂侃侃而道:“火器我辽东边军到配备有一些,我关宁铁骑最常用的是三眼铳,这三眼铳不仅能发射铅弹,短兵相接时还能作为铁棒使用,威力无比,最得骑兵喜爱。至于火绳枪,在野战中对女真骑兵威慑有限,故而多在守城中使用。袁督师善用火炮,在宁远一战中重创奴酋努尔哈赤,就是现在的皇太极,见了红夷大炮也是胆战心惊,不敢力敌……”

        看来袁崇焕在关宁军中的威望还不小,吴三桂所表现出来的折服,也不是假的。

        吴三桂说完,沈锐接道:“那么依吴公子所见,关宁防线能否防得住女真大军南下?”

        吴三桂信心满满地道:“皇太极几次攻我关宁防线,一挫再挫,皆无功而返、损兵折将。在下以为,那女真人只不过是一群化外之民,岂能与我天朝上国相比?关宁防线以目前来说牢不可破。袁督师运筹帷幄,依托关宁防线,打击建奴,与当今圣上相约,五年平辽。在下以为,来日想要再次收复我辽东故土,却也不难。”

        沈锐心里不以为然,脸上却笑着说:“吴公子所言极是,在下受教了!”

        当年袁崇焕总督辽东,赴任前孙承宗问他有何良策,袁回答:主守而后攻。这本是无懈可击的战略意图,连孙承宗也不禁点头赞许。但短短的几个字,每个人的理解并不一样,中国的文字实在是博大精深,成就了不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谋者,也害死了太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野心家。

        孙承宗的理解,所谓主守,是说因明军势弱,战术上应由防守为主。修城筑墙,坚壁清野,切断中原到后金的运输线。而后攻,这里面的学问其实很大,综合来说就是招兵买马,暗中积蓄力量,同时联合并扶持蒙古,挤压后金人的生存空间。

        当时孙承宗以为袁崇焕能说出这番话,必然是吃透了这句话的精髓,但结果孙承宗是失望的。可能袁崇焕心里也清楚,但实在是有心无力,除了主守尚可,其余的后来都不尽人意,因为到了战略上的执行层面,就不是袁崇焕所能控制的了。毕竟明廷的官僚系统,拖后腿的比干实事的要多的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