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 计划搁浅 (1 / 4)
玉皇山扶贫产业发展初步规划,推行起来一波三折。
在村组干部会议上,就有人对规划初稿提出了明确反对意见。
刁新怀第一个发言:“发展产业是好事,不发展没出路。油橄榄能不能赚钱,那是个望梅止渴的事情,可能赚钱,也可能不赚钱,那是五年以后的事情了。眼下的事情,如果把土地山场统一收起来,那就是回到了过去大集体的模式,又是‘大呼隆’,那是走回头路。老百姓种了几十年的地,说收就收,他们能答应吗?”
梁铸成感到他的话有问题,担心他把话题引偏了,就纠正道:“刁主任,我不认同你刚才的话。”
梁铸成一一摆了出来。
一是油橄榄项目是不是赚钱,靠科技、靠市场说话,我们现在还没有把基地建起来,就担心这担心那,啥事都搞不成。
二是村里不是统一收回承包地,更不是搞过去那种“大呼隆”,是实行“三权分置”,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保留农户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由合作社、产业大户、企业等市场主体,按照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经营农村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机制的改革和深化。
党的**以来,中央就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各地都在探索实施“三权分置”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活力。
土地流转经营后,承包人能够得到土地流转收入,还能在基地务工,参与基地分红,农民的收入更加有保障,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更加有希望。
这绝不是走回头路!
梁铸成的一番话,刁新怀虽然没有完全领会,但是也明白了土地流转与统一收回集体是两码事。
刁新怀平时哪有心思学习国家的政策,只是跟着有些群众一起瞎吆喝,别人咋说,他也咋说,当个传声筒。
刁新怀说:“大家讨论嘛,有啥说啥。我刚才说的话,是大部分群众的想法,在会上提出来,大家有个思想准备,万一要统一流转,要提前做好工作。不然的话,怕是搞不下去。”
村会计唐道有提出了他的想法,把油橄榄面积确定后,把苗子发到各家各户,自己栽,自己管,自己收,种好种坏,收多收少,与村里无关。
雷作田当多年村支书,经历过产业发展的风风雨雨,教训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