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二)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李中阳到了制罐班后被分配到理罐机工作,因为李中阳多少也算是做过一段时间的小班长,并且在做班长期间没有像伊根筋那样特别针对过哪位员工,制罐班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李中阳还算照顾。大家都很热心的教他操作设备,李中阳人不算笨,也清醒的知道没有一技之长就没法生存,所以学的也很认真。李中阳在学习技术时可能不是那个接受最快的,但绝对是最后那个做的最好的。除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追求完美也是李中阳的特质之一。

        他不仅较快的掌握了同事们传授给他的操作技术,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又总结创新了新的操作技巧。以前同事们在卸罐操作时如果纸皮被拉出,通常的做法是等着纸皮随输送带运行到宽敞处,手工把纸皮上的罐子全部拿走再把纸皮抽出来。这样操作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很容易抽烂纸皮,李中阳经过数次观察和认真思考,再遇到纸皮被拉出时他尝试使用了反向操作,使纸皮顺着输送带缓慢退出,罐子被理罐机的挡板挡住的同时,只要轻轻的一拉纸皮就抽了出来。李中阳的创新操作不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且避免了纸皮的浪费。李中阳的方法得到了制罐班长和同事们的认可,并且被积极推广,之后也成了理罐机的基本操作之一。

        李中阳用心研究,使理罐机的操作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容易掌握,操作起来也更加灵活。对于理罐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其它问题,李中阳也摸索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不仅降低了损耗而且整体提高了理罐机的工作效率!没过多长时间,原来教过李中阳的领导和同事们,都自愧不如他的操作水平高超了,李中阳真正成了理罐机的操作专家。

        掌握了理罐机的操作,李中阳不思进取的毛病又开始凸现,他又止步不前了,想着就在理罐机干到退休就好。领导们不安排别的工作时,李中阳就老老实实的待在理罐机,做过班长的他,深深的懂得劳动纪律也是一个员工应有的素质,他不想老大不小了因为劳动纪律还挨制罐的领导们说,所以他非常的自律自觉。领导们觉得他做事还可以,有时候人手不够,想让他到别的机台帮帮忙,多学点技术,他甚至也懒得去。李中阳虽然年龄不算大,但给人的感觉真的是老气横秋了,每天总是长吁短叹的,心胸较窄的他多年来还是放不下曾经遭受过的迫害和打击,不了解他的人,还以为他是多么不舍得配料班班长的岗位。人活着要是没有了理想和目标,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没有了奋斗的激情,人就容易变得慵懒,李中阳就是这个样子。

        跟李中阳同在理罐机的那两位原配料班的老部下离职后,制罐班长安排了一个叫梁安国的新人做了李中阳的徒弟。梁安国哪里都好,可惜的却是一名残疾人,挺帅的小伙只有一只右手!“一只手怎么做事啊”,看到梁安国的第一眼,李中阳不禁心里打起了问号,没有想到梁安国一出手,做事一点都不比健全人差,甚至还要好。

        李中阳虽然自己操作的很熟练,但带徒弟真的不在行,是新人都难免会犯错,李中阳自己学习时也没少犯错,但轮到徒弟犯错时,他就着急了!好在他的徒弟梁安国性格非常好,从来不跟李中阳计较,还是一如既往的虚心向李中阳请教。李中阳虽然性格有些着急,但教徒弟绝对的负责,并且毫无保留,自己总结的那些新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也都统统传授给了梁安国。功夫不负有心人,梁安国跟着李中阳学习了不到两个月,也成了理罐机的操作高手。

        出徒后的梁安国就成了李中阳的搭档,梁安国也是个完美主义者,因为性格接近,共事一久两个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性格接近的人一起做事非常容易产生默契,李中阳和梁安国就是这样,做事时只要对方一个眼神,另一位就懂的下一步该怎么做,甚至其中一位做了一个动作,另一位直接就接上了下一个动作。做事默契的两个人合作是非常幸运也是非常享受的,本来就想守着这个岗位的李中阳,自从有了梁安国的加盟更加不愿意离开了!

        性格非常温和的梁安国是一名八零后,人虽然比李中阳年轻,但心智却比李中阳成熟很多,两个人搭档久了,也慢慢的互相了解了。梁安国家里兄弟姐妹六个,梁安国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妹妹。生梁安国时,他爸妈已经不想再要儿子了,没有想到老四又是个儿子!据梁安国自己说,他爸妈看到他又是个儿子,刚生下就一把把他丢进了尿盆里!幸好他奶奶发现的早,救下了他,不然就没有了梁安国。家里孩子多,爸妈的负担重,虽然当时已经改革开放,但梁安国偏僻的老家还是生活的很艰辛。梁安国三岁的时候,他爸妈还在到处寻找人家想把他送出去,无奈他小时候长的又黑又瘦又小,找了几家人,人家都不要。

        一路磕磕跘跘,梁安国总算是长到了十一岁,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梁安国才读到二年级。这还是前年村里的干部找了他爸妈很多次,又给他免了学杂费,他爸妈才送他上了学。十一岁那年,梁安国的叔叔开了一个蜡烛加工厂,他爸妈问过他叔叔,如果梁安国去做事,一个月也能赚三四十元钱后,他爸妈就果断终止了他的学业,被塞进了他叔叔的蜡烛加工厂。这时的梁安国虽然还很瘦,但个子已经比同龄的孩子高出很多,在私人的小厂子里也能当一个人干活了,虽然很累很累……。叔叔包吃包住,每个月梁安国的工资都是他爸妈亲自领走,在蜡烛加工厂做了三年,梁安国都没有见过他的工资什么样。

        十四岁那年,他姑姑又领着他去了深圳,虽然个子不矮,但还是一脸稚嫩。因为不到年龄工厂不收,借了一个成年老乡的**才找到工作进了厂。梁安国虽然只读了两年书,但他没有放任自流、放弃自己,为了认字,他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利用打工的闲余时间认真的学习字典里的常用字,不到两年时间,他就能跟小时候的玩伴们写信联系了!

        因为梁安国为人乖巧、肯学习求上进,动手能力强还吃得了苦,很受车间领导的赏识!慢慢的梁安国就从一个只懂拧螺丝的小工,成长为了他们车间的线长。美好的明天在向梁安国招手,梁安国也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时候。梁安国的努力加上上面领导的看好,大家都在为这个命苦的小伙加油!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梁安国却在一次装机调试中,被刚进厂的一名实习生错误的合了电闸!一瞬间梁安国的左手没有了,因为手被机器挤的粉碎,根本无法接回,等待梁安国的只能是终身的残疾……

        再一次被命运捉弄的梁安国也曾经痛苦万分,生不如死,甚至偷偷的很多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工友、老乡还有姑姑的无私关爱让梁安国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他不再自暴自弃,并且勇敢的再次走向社会。养好伤后他积极的参加各种残疾人的就业培训,一只手的他也可以灵活的进行多种作业。L市大开发以后他也回到了家乡,在康乐怡L分公司二期开线后,梁安国作为政府的特殊帮扶对象介绍到了厂里。虽然梁安国只有一只手,但他从来没有以一个残疾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能操作的设备他都积极去学。自己能做的事他都努力的独立完成,自强自立的梁安国从来都不想要领导和同事们的任何额外的关怀和照顾!

        经过与梁安国长期的接触和交心,梁安国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悲惨的身世经历深深的触动了李中阳的灵魂!总觉得老天爷对自己不公的李中阳也慢慢的开始了自我反省,“自己遇到的事情跟梁安国比起来算得了什么”!“自己的身世经历比梁安国幸运的太多”!“梁安国虽然没有上过什么学,但他面对挫折和逆境的态度比自己强太多”!想要改变一个人,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他,这是鲁迅当年弃医从文给出的解释,也是当今社会很多销售公司惯用的技俩。思想指挥行动,思想问题解决了,人才会自觉的去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李中阳就是在跟梁安国一起做事时,潜移默化的被梁安国感染,被梁安国的身世经历和精神状态洗了脑,慢慢的工作和生活也都积极主动了起来!

        领导们后来再安排李中阳去别的机台学习,他虽然不舍得梁安国,但也不再推脱。随后的几年,在同事和制罐领导的帮助下,李中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竟然成了制罐班的技术骨干和全能高手。在制罐,李中阳不仅有自己擅长的机台,专业的本领,而且其它所有的机台他都学会了操作!本来对李中阳很有成见的高翔,也没有想到李中阳到了制罐班组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以前李中阳给高翔的的印象是不爱学习,虽然组织能力还可以,但做事不积极不主动,做了配料班长那么久,李中阳从来不到配料平台去学习糖水的配置。配料班仅有的两个主配员工在生产旺季时想休息,经常是因为找不到顶岗人员而只好坚持。因为当时高翔还需要李中阳帮他分担更重要的事情,对于李中阳的不思进取,高翔也就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中阳离开了管理岗位,他身上的毛病就成了高翔最最看不惯的缺点,一下子好像李中阳成了一无是处的人,甚至在员工大会上,高翔数次不点名的批评李中阳的不思进取。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