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七章 剥复应时是天命 若问源头寻前因
第七十二回剥复应时是天命若问源头寻前因
范昭故作镇静,亲手给白华斟满茶,道:“白老,法国人是不是赚了英国人很多银圆?”白华道:“是。还得托你的福。方世玉打擂台,法国人一边倒的押方世玉胜。那个法国大班阿多斯,押了一千银圆,赌赢后很高兴,打赏我十块银圆作卦金哈。丫头,我花了九块,剩下一块给你,你也看看外国的货色。”白华纵口袋里掏出一枚西班牙银圆,放在桌面上。吕雁梅拾起一瞧,上面有两根柱子,道:“好粗糙。这两根柱子是啥?”范昭道:“在夷人神话中,欧非两块大地原本相连,后被大力士海格立斯拉开,形成海峡,叫直布罗陀海峡。两岸形成山峰,称为海格立斯柱,这就是银圆上双柱的来历。”吕雁梅点点头,道:“范公子这么博学呀。”白华品了一口茶,微笑着瞧着两人。
白华放下茶杯,道:“小子,咱们继续。九四,包无鱼,起凶。这样,想分享利益是行不通的,肯定生乱。形势发展对国王不利。”范昭点头,问道:“按卦象,国王结局如何,可有什么变量?”白华沉吟一下,道:“按卦象,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是说,国王会被迫让给人家一些利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此中变量极大,只怕国王会不甘心。”范昭道:“是。平民提出的许多要求(君主立宪),国王暂时接受了,平民还当他是国王。接下来,卦象如何?”白华道:“天风姤卦再变一阴是天山遁卦,国王应该想逃走。”范昭有些佩服,道:“是。逃和不逃,结果如何?”白华眉头深锁,道:“就事论事,似乎逃和不逃,结果都一样。卦象是,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九五:嘉遁,贞吉。上九:肥遁,无不利。这几种‘遁’,都有可能发生。”范昭道:“国王逃了,没逃掉,被抓了回来。”白华笑道:“天数渐已明朗,国王逃与不逃,结果一样。依你说,国王的状况是遁尾,厉。勿用有攸往。最坏的情况。国王渐入死境,自己犹不知啊。下面是天地否卦了,上下不通,国王叫天不应,呼地不灵。”范昭道:“天数如此,不可更改吗?”白华道:“极难。国王个性软弱,易被外人左右。上天要演绎这个国王的悲剧,从小就开始塑造这个国王的品性了。”范昭无语,知道路易十六是个摆弄机械(喜欢锁)的天才,缺乏政治铁腕,和昏庸亡国的宋徽宗(书画天才)有得一比,莫非,天欲亡之,必成就之。
吕雁梅道:“师叔祖,这么说,路易十六的毁灭是定数,无法更改?”范昭一听,顿生吕雁梅于我心有戚戚蔫,精神一振。白华道:“只从卦象看,风地观,审时度势。若君子能从乾卦中清醒过来,几经磨难,行大善于天下,积大德于己身,重构风水,方有可能和睦共处,转凶为吉。比如商朝武丁中兴,便是如此。”吕雁梅道:“据古籍记载,有个叫傅说的贤人,是个奴隶,为武丁所结识。武丁继位后,为了任用傅说为相,三年不管事,自称梦见圣人,并画出傅说的相貌,令百官去寻找。殷人信鬼,武丁以此方法举傅说做宰相,贵族们便不敢反对。自从傅说被提拔为相后,一心一意辅佐武丁,帮助武丁大力振兴政治、经济、文化,缓和了奴隶的对抗,商因此复兴起来。”范昭道:“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朝政得以复兴。问题是,天欲亡路易十六,是以路易十六不比武丁。路易十六在出逃中,多次下马车和农民交谈。这说明,路易十六还是同情农民的,只是路易十六不会统治国家,最终自取灭亡。”
白华点头道:“这么说,路易十六被他的国民杀死了。”范昭道:“对。城市里的工商人士、组成吉伦特派系,控制了国家,成立国民公会,利用国民公会公审后将路易十六及其妻子送上断头台,并对邻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宣战。”白华皱眉道:“这就奇怪了。按理说,新政临朝,应该休养生息,怎么对外宣战呢?”范昭道:“普鲁士和奥地利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是亲戚,说了很多力挺路易十六的话。”白华道:“哦,和春秋战国有些相似。”范昭问道:“白老,后面的卦象怎么说的?”白华道:“后面是山地剥,国王日子会更加难过。如你所说,国王和人民开战,无论哪边赢了,国王都是最大的输家。”范昭道:“吉伦特派处死路易十六夫妻后,国家更加动荡。”白华道:“山地剥,卦象尽显啊。吉伦特派操纵的国民公会不应该杀国王,应该挟天子以令诸侯。国王一死,敌国岂能善罢干休?!卦象: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说的就是这。剥卦不能剥尽。杀了国王,就是剥尽。历来剥尽,小人们都将失去庇护。小人剥庐,就是小人自己把房子拆了,愚蠢啊。吉伦特派杀死了国王,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范昭道:“是。随后不久,吉伦特派就垮台了,并有21名吉伦特派人士被送上断头台。”
白华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依卦象看,此时的法国,大乱不止。”范昭道:“确实,紧接着雅各布宾派取代了吉伦特派,随意杀人,也就一年多就垮台了。”白华道:“生灵涂炭,这就是剥尽的后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子孙终成帝业。明崇祯死于煤山,李自成盘剥前明降臣,终败亡。”白华应答如流,范昭惊讶,暗忖:“按照周易推演,真的可以洞察先机,料事如神?”
异史氏曰:周易的神奇之处在于,大,可推算王朝兴衰;小,可预测个人祸福。其中玄机,寻常人不知,寻常易学者也仅知其表。寻常人重于术数,反而无视易之根本。易之根本,自混沌中生,盘古开天辟地始。天上人间,大小巨细,均在易理之中。蝴蝶轻微展翅,从其心也,亦由其所处环境定也。说白了,人的一思一念,一举一动,都是由周边环境和个人因素决定的;而周边环境和个人因素,是天造的。生命之所以在劫难逃,是因为生命个体是没有办法改变影响己身的各种因素。佛教称之为因果,小道称之为风水。生命个体想摆脱因果,重构风水,唯有想办法善解一切拘绊。所以,行善积德者有大福报,原因在此。修德积善,从易上看,就是善构己身风水的过程。
范昭沉思不语。吕雁梅忽然抿嘴笑道:“师叔祖,呆书生犯傻了,必是在想,师叔祖没有起金钱课,怎么也可以断卦?”白华大笑一声,道:“丫头,你说的话,这小子只怕不会同意。”范昭忙道:“燕姑娘所言,字字入我心中。白老,小生正犯糊涂呢。”范昭向吕雁梅讨好,吕雁梅忽然感觉有些得意。白华一抚须,笑道:“小,你以为非要起卦才能占卜吗?汉京房重排卦序,是为什么?因为按照卦序就是世间事发展的历程,我刚才就是按京房卦序推演的。”范昭惊讶道:“我以为占卜需要起卦,却不知不起卦也能预测。”白华道:“道一以贯之。有了开始便会有结局。这才是易之真义所在。金钱课,不过是术数一种。孔子曰五十知天命,孔子学易你应该知道的。”
闻君一番话,胜读十年书。范昭豁然开朗,道:“虽然我不懂术数。我想请教白老,您看我现在是处于哪个卦象呢?”白华皱眉,道:“此乃天机,不可说,不可说。人生如棋,需你自悟。”范昭再次陷入沉思,身世浮沉,世事杂乱,其根本又是什么呢?
范昭喃喃道:“现在是1752年,英国现在叫大不列颠和汉诺威联合王国,在世国王乔治二世,法国在世国王是路易十五,据说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二世说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和谁谁是欧洲的三条裙子……”吕雁梅奇怪,问道:“咦?呆书生又说呆话了?”范昭惊醒,发现自己失言,心思电转,道:“我朝有些人名字里也带数字,大抵是出生时父亲或母亲的年龄,这路易十六,路易十五大概也是这样吧!”吕雁梅蹊跷,道:“老百姓才这样呢。蛮夷皇族的名字,怎么和我们老百姓一样习俗?”范昭笑笑,道:“老百姓好啊,本本分分过日子,少了许多牵挂。老子说小国寡民,不相往来,不就是希望人本本分分的过日子吗?白老,咱们接着说法国。如果这段历史是天数,上天为了实现这个天数,塑造了路易十六那种性格。但若是白老这样的人在那个位置,也会如此吗?”
白华笑道:“小子开始较真了!人是天地间的一分子,生养于天地,理应本本分分活着,享受天地赐予自己的福份。若是贪念一起,夺了别人的福份,人就走向混浊,世间事就会杂乱起来,祸害也就随之而来了。之所以要学易,就是要体察天地之心,让己心与天地之心一致,这样就不会做出过分的事情。孔子曰:‘五十知天命。’过去有很多道德很高的人,潜龙在渊,安贫乐道,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吕雁梅打断道:“师叔祖,请您不要之乎者也了,你就说,如果是你,会不会象那个路易十六一个下场?”白华道:“当然不会,苟不能趋吉避凶,作易者何用?你听说过刘邦杀韩信,听说过杀张良吗?听说火烧狮子楼,听过火烧刘伯温吗?这些人体会天机比一般人快得多,所以他们根本不会等到那个时候就走了。路易十六也一样,不用说他本人会易,就是有个高人辅佐他,他就不会被砍头。不过话说回来,不是明主,高人也不会辅佐他的。所以这得分开看,大处说,国家的气数连系个人的命运,有些东西是注定的,但是小处看,个人命运可以改。而我们学易就是要做一个慧者。”范昭重复:“慧者?”白华点头。
范昭心中震荡,在21世纪,很多人都对周易占卜嗤之以鼻,有人如此批驳算命:如果他能算命,为什么自己还那么穷?当时觉得这个批驳真是无可辩驳。后来认识了神猪(方华错),亲眼见证之下,开始相信周易这种神奇的事情(自己都穿越了),但是神猪也有烦恼,经常有人用嘲讽的语气问神猪:“能算股票吗?”听完白华一席话,范昭忽然觉得那些人好傻!原因无它,还处在以钱为重的状态,这样的思想格局有什么可说的呢?范昭想起戴梓发明二十四连珠火铳后又毁之的故事,忽然明白了这个时代人的处事原则。西方马斯洛有个需要五层次理论,在选修学位管理学课程中学到过。不过现在忽然发现在古代中国这个理论不完全适用。21世纪的中国人做事喜欢追求极致,开个小店也叫“王”啊“皇”啊什么的。范昭(许时今)自思来到大清之后还算中庸,没有过分之举。白华看范昭在思考,微微一笑道:“真正修行的人,不问世间事。不过,世间大道已废,早就杂乱了。而行善积德可以善解己身拘绊,凈化己身。准确讲,是为恶者变杂乱,为善者得以凈化。”
范昭心中默默问道:“九觉,你怎么看?”九觉道长回话:“这个事情当然有。人不是一直在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都知道作恶者会下地狱,却不知道作恶却是一个成就升华善者的过程。行善者,得福报,大则享天福,不就是升华了自己吗?”吕雁梅想了想,问:“这么说,作恶者也是天数演化?”白华饮口茶,道:“茶凉了,小妮子去暖一壶来。”范昭道:“燕姑娘问得好,还是别去了,一起坐着听。”白华眯着眼睛,笑道:“小子是怕人走茶凉啊。好。今儿说了不少,最后就说说小妮子的问题。”范昭道:“我正听在兴头上,白老多讲讲。”白华道:“随缘。你小子今日知道的够多了。”范昭道:“好吧。请白老细说。”白华道:“世间有善恶,恶者成就善者,这是天理,也是相生相克之理使然。世人的眼里有善恶忠奸,而在我的眼里,不过是天定。”范昭点头,慧者眼中是世界就是如此罢。
白华呵呵一笑,道:“人老了,说多就累了,到此为好。”范昭忙道:“白老且慢。回头看,路易十六原本是有机会和平民妥协的?”白华道:“这个头回不了。看似有机会,其实已经定了。当年李自成并不想灭大明,想与崇祯皇帝妥协,结果如何?国王的命运是与国运紧密相连的,非同小可。说句笑话,国王未必有小民自由。呵呵。”范昭欲再言,白华手指一敲桌面,道:“小子,再不喝完,茶就真凉了。”范昭取杯饮茶。白华站起身,摇晃着脑袋走出庭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