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解元只为圆故梦 (3 / 3)
只有元神肉身双修堪至大成,才能突破至第三重天,“土星天”,引动域外星辰之力。这段时间他彻底了吸收了上次的九丈苍龙元气,接收了很多能量,现在已经能御风行空上百里,达到“元际天”第二境,甚至能隐隐摸到第三境的门槛。然而他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后来越是艰辛,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
修炼无时日,短短月余匆匆而逝。
乡试要开始了,一般科举考试分为高低两级,低一级叫“乡试”,高一级叫“会试”和“殿试”,会试和殿试可以算作一个级别。科考每三年举行一次,称为“大比”;乡试在前,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会试在后,每逢辰、戌、丑、末年举行。
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由专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国子监生及府州县学生员学成者、儒士未仕者、官未入流者,都可以应试。乡试因为考期一般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凡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或称登贤书。而考得第一名者,称解元。乡试中举,称为乙榜,也叫乙科。乡试次年,全国举人都去京师参加“会试”。
这一届的科举考试明显打破了常规,乡试时间不在八月,而且跟大比在同一年,据说是因为皇上说贤才不足,特命各省破例举行的。
四月初八,陕甘两地的秀才聚集长安。叶云飞注意到其中有不少久困场屋的人,头发胡子都花白了还不死心,但考取的可能性却是越来越小,因为考官大多偏爱年轻的考生。尤其是今次主考是府台吴付勤大人。相传他当年督学湖北时力主提拔少年,于是成年人应试时都纷纷去掉头巾,改梳儿童的垂髻发型,但额上戴头巾的网痕却一时去不掉。吴付勤巡视考场时见此情景感到十分好笑,便口占一绝云:“昔日峨冠已伟然,今朝卯角且从权。时人不识予心苦,将谓偷闲学少年。”
乡试分三场,第一场仍然是“墨义”,就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回答。相当于简答题。这点对于叶云飞来说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墨义”时间只有一个时辰。
然后第二场是“策问”。这是比帖经、墨义高一层次的考试方法,相当于论述题。简单说来,策问的方法就是主考设题指事,由考生作文章,题目的范围一般有方略策和时务策等。叶云飞看看题目有三个,第一个是:“清廉明正,何以达之?”第二个是:“魑魅魍魉,何以除之?”第三个是:“一城之地,以何治之?”假如是只读四书五经,这些题目并不好回答。叶云飞熟读兵法韬略,自然应对自如。策问三个时辰,结束后不得离开,只能吃吃点心,稍作休息就进入下一场。
最后一场是文章,就是作八股文。是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作题目,叫应考者作文阐述其中的义理。应考者作文只能根据指定的注疏发挥,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必须文体不能违背八股的格式。所谓股,即对偶之意。简括说来,文章的主要部分要分为八段,要用八个排比对偶组成,这便叫八股文。叶云飞对四书五经的注疏发挥极为熟悉,所以只花了半个时辰一篇文章就作得四平八稳。
过了两天,客栈外面人有人叫:“放榜了,快去看!”
叶云飞不疾不徐的走了出去,放榜的地方被围得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人。不过叶云飞的眼力超群,遥遥看去,丈高的榜单上,第一眼他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高高的挂在第一位。
“解元吗?还只是开始,爹你等着吧。”叶云飞没有激动,只是抬头看了看衡州方向,乡试而已,以他发挥的水准,只要没有猫腻就算不是第一,定也是能进前三甲的。
此次举人一共取了四十人。
晚上府台刘大人宴请各位举子,告诉大家名字已经上报礼部,可以参加今年的会试了。他看到本届举子大多是年轻人,尤其解元白羽只有二十一二岁,心里非常高兴,吩咐下去:“每人赏银一百两,作为进京赶考的盘缠!”然后嘱咐大家开怀畅饮,不醉不休。
众举人闻言都没有推辞,哪怕平时滴酒不沾的几个都皆尽推杯换盏,喝的不亦乐乎,作为一个应届考生,他们平时的压力太大了,这是一次难得放纵的机会,适当的释放一下心理压力对接下来的会试亦有好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