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欲入衡山寻仙路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欲入衡山寻仙路 (1 / 2)
        叶云飞出得城去

        一路向东狂奔,三个时辰之后,来到一个满地白草的小山坡上。低头看时,手上的字迹已经淡的看不见了。他环顾四周,但见满目荒凉,杳无人烟,日上三竿的太阳也没有一丝暖意,心里禁不住一阵迷惘。

        一个欢快的家就这样没了,最亲近的父母就这样过世了,偌大的方家竟然也在一夕之间烟消云散,而且自己还在被追杀之中,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又何去何从?

        他记起外公交给自己的东西,急忙探手入怀将包袱取出来。他小心地打开包袱,首先看到的是一张信笺。摊开看时,但见上面写着:“老夫方奉贤,行年百余有三,近夜观星象,见荧惑星动,百颗星辰自天际飞过,不禁心中不定,疑有灭门之祸。唯其时机不定,起因不明,化解之道难寻,恐急时无可解之策。略思百年之身,可传后世者有三,一为《六道真经》三卷,乃三十年前编纂《道藏》的四十三代天师张宇清所赠,据其所言借此可知仙路可凭,然余得时已过花甲之年,更兼言简意涩,未及基础,故蹉跎岁月,难有小成。二为仙藏图一幅,据传藏有灵宝天玉及乾坤袋等稀世之宝,系吾二十年前逐条审阅《山海经》提及书目时所见,该书为先秦古旧之游仙记事,内中夹有此录。三为昔年好友千面鬼医所赠仁皮面具两张,制作精良,危机时或可一用。此外尚有银票若干,可免生活劳顿。呜乎哀哉,方家七才子,交游满天下,一朝浮云散,万事皆成空。唯盼后人低调处世,此仇能报则报,难成则罢,顺其自然,莫要强求。”笔迹潦草尚新,想来是老人家昨晚仓促写就。

        叶云飞先察看那两付面具。但见其中一付是五旬商贾的形象,面色灰黄,极其普通;另外一付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的样子,面色苍白,毫无血色。面具很大很薄,摸上去弹性十足。他先把面色灰黄的面具戴了上去,仔细摸索,发现面具上至发际,下至肩胛包连颈项,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尤其是穿着长衫,又有头发掩饰,根本看不出戴了面具。

        略微查看银票,发现大大小小数额的都有,怕不是有几十万两之巨。他没有仔细点数,只是将其重新包好。

        余下就是三卷经书了。叶云飞打开经书查看,发现全是歌诀,之乎者也不知所云,看来要花很长时间反复推敲,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经书的背后有一个羊皮小袋,里面有一张帛书,大概就是老人说的仙藏图。上面画着孤零零的一座山,山下有条小溪,阳光将山影投入小溪之内,一只仙鹤扬着头望着天空。下面还有几句谒语:“南海之南,西山之西,东泽之东,北河以北,宝玉天成,袖中乾坤。”

        这样的小山实在太多了,要找起来实在不容易。

        叶云飞静坐良久,难解其意,眼看日已偏西,枯树昏鸦,无尽凄凉。想起昨日此时,父亲还对自己说“明年送你到衡山书院…”今天语犹在耳,人已作古,顿时无限悲哀涌上心头。蓦的一个念头涌上来:“衡山书院,对,就是衡山书院,天下六大书院之一,藏书百万册。当年《道藏》七千卷修订完工之后,誊写六部,天下六大书院和内阁学馆各一部,到那里应该能找到《六道真经》的基础功法,还能查一下仙藏图所描写的那些地名到底在哪里。对,就到衡山书院去。”

        打定主意,叶云飞离开荒野,来到一个小镇,找了家小店住下来。他知道每年正月初八,衡山书院将会开门招生,他要在那个时候扮作外地的学子进入书院。时间还有一个月,可是怎么才能消磨掉这一个月呢?

        吃晚饭的时候,他听见人们议论纷纷。

        “哎呀,你知道吗?方府一百多口人全死了啊,造孽啊。据说是失火了,还有瘟疫,连前去查看的人也死了十多个,现在没有人敢从方府门前走啊。”

        “哎,听说官府也在追查方家,说是叛逆啊,可能是畏罪自焚吧。”

        “真可怜,方家名声不错,怎么会全死了呢?老天不开眼啊!”

        议论的声音很低,不过还是清清楚楚的钻进叶云飞的耳朵里。他心如刀割,胡乱吃了几口饭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

        无聊的日子很难打法,他只好打开《六道真经》,先从头到尾仔细翻阅。书中没有一幅图画,全是筑基,炼气,凝血,拟婴,元神,出窍,寂灭,虚空之类的词汇,语言艰涩,其意难明。全文约五万字。

        此后的十天,他一直沉迷在《六道真经》里。

        腊月二十,叶云飞戴着面具回到衡州城。城门口的兵丁还在盘查过往的行人。他的图像被高高地挂在城头,同时挂着的还有十余个江洋大盗、采花淫贼的画像。唯有他的罪名是“逆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