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朝江跑街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朝江跑街 (2 / 2)
        就这么一边想一边走,秦朝江不知不觉走到了外滩南京路口。忽然,他记起南京路上不是也有一家宁波老板开的“五味坊南货店”吗?对!去那店碰碰运气怎样呢?

        他记得曾经听阿爸说起过,这五味坊南货店,最早是一个宁波流浪汉摆在外白渡桥的一只鱼摊头,不料他居然会一路做发,到了清朝咸丰三年,他的后代竟在上海闹市南京路上购地造房开南货店了,至今,这爿南货店开在南京路已经七十多年了,仍然屹立沪上商业热土而不倒。朝江想,这“五味坊”的发家史真值得自己学习,善小而为,柔弱胜强!只要像该店那么干,就不相信自己堂堂一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会无出头之日。有了目标,他的脚步自然快了许多。

        秦朝江来到五味坊南货店门口,见这店外头是一堵高高的粉墙,中间开了一个石库门,门两边墙上写着巨型大字:

        两洋海味、闽广洋糖、浙宁茶食、南北杂货。

        走进店堂,迎面见到一幅中堂,上面用端方的字体写着一首诗,但却不知何人所作,却讲得都是宁波人的口味。诗云:

        春意盎然尝银蚶,夏日炎炎食咸鱼。

        秋风萧瑟持醉蟹,冬云漫天品糟鸡。

        店里的经理姓沈,宁波鄞县人,他与秦朝江一对上乡音,马上就热络起来。秦朝江自尊心强,没有对他自我介绍是“桐油大王”秦儒本的儿子,也没有对他说起自己是美国留学生,他只想硬碰硬地去尝试推销一遭。没想到,对方听说货色是来自遥远的澳大利亚产的咸肉,顿时来了兴趣,说:

        “敝店经营的基本上是来自全国各地有名的土特产,外国货色倒是从来没有销过,先生如果抬爱,敝店愿意率先全上海试销。”

        秦朝江一听,很高兴,马上说:

        “沈经理能够试销澳洲咸肉,这太好了!这样吧,我给你的进价是银洋五角一斤,明天就把货色送上门,你看进多少?”

        沈经理再是老乡,毕竟是商人,在商言商,当然要讲求精明。他想了一下,伸出左手的三根指头,说:“阿拉店里也有咸肉,但卖到现在,全是卖宁波土腌咸肉,现在要卖侬的澳洲咸肉,市面上老百姓的口味是勿是对路,还勿晓得,我就先进三百斤试试看吧。”

        “好的,那么我给你的进价算五角一斤吧!”秦朝江对牛刀小试的成功暗暗欢喜。

        然而,那沈经理却摆摆手:“我看就算四角五分吧,货色侬先车进来,因为勿晓得好勿好销,我就不预付本金了,但是我一卖掉,马上会给侬结账。”

        一下被斩掉五分一斤的进价,而且还要不收他预付款而先给他铺货,秦朝江想想心里有点肉痛,但一想能打进全上海南货业的头块牌子,对以后进军其他南货店、肉店和小菜场,也许会有带动效应,于是便咬咬牙答应下来。

        傍晚,秦朝江回到家里。在客堂间,他一说白天经历的事情,大家都说他的头开得好。母亲秦门罗氏还说,开头成功往后就会更顺达。小阿弟秦朝河说,倒是二阿哥研究发明好像不大顺当,他制取氯化银液,仍旧履试屡败,还埋怨屋里人上上下下到晒台晾衣裳、送饭啥的,弄得他心烦,他就用一只洋线团木芯子做了一只滑轮,缚上一只竹篮头,关照从此任何人都不准到他楼上去,给他送饭可以用这只篮头吊上吊落送,马桶满了他会自己拎下来倒,他还讲,发明不成功决不下楼。

        秦朝江这才注意到,原来从不晾衣裳的小天井里,现在“张灯结彩”晾满衣物了,再跑到后面楼梯口一看,果然有一只篮子连着一根细绳子往上吊着。他本来想上去看看二弟朝海,但一想他有关照,就不去打扰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