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朝江跑街 (1 / 2)
妹妹秦朝云的丧事一办好,老大秦朝江就继续奔波找工作,但跑许多荐头店(民国时期上海方言,指职业介绍所——笔者注),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嫌不对路。民国十七年的春天,上海市面上的经济还在复苏当中。
一天,他疲惫地来到三马路(今汉口路)上的一家名为“申江”的职业介绍所。里面有个掮客(民国时期上海方言,指中介服务人员——笔者注)见他进来,便主动搭腔。秦朝江便顿起精神来说,想找合适自己的工作。一边说,一边掏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书给对方看。
“噢!先生是美国留学生啊?”对方马上有点肃然起敬,将证书递还他。
秦朝江接过证书放进长衫里袋:“是啊,不晓得贵所有啥合适的工作帮我介绍吗?”
“先生既然是美国留学回来的,英文一定勿错?”
“还可以吧。”
“那末我领侬到外滩汇中饭店,去澳洲商人威廉士那里应聘试试。”
“澳洲商人威廉士?他做啥生意?”
“咸肉生意,”那掮客回应,“伊从来没到过上海,这是第一趟来,想来推销澳洲出产的咸猪肉,但是伊想么想来上海这座‘冒险家乐园’淘金,又勿懂中国闲话,胆子又大得邪气,装了一千吨货色就漂洋过海来了,现在物事已经到了上海十六浦码头,就是寻不着一个懂英文的人帮伊跑街,急得要命!”
朝江又问:“他开出的工资条件如何?”
“底薪每月二十块大洋,另外再按照侬推销的业绩,抽成百分之五。”那掮客介绍道。
朝江听了,便一口答应:“好的,我去!麻烦先生帮我介绍,如果成功,佣金一定奉上。”
秦朝江觉得这份工作适合自己,于是双方约好,明天上午十点在外滩汇中饭店门口碰头。
第二天上午,秦朝江提前到了汇中饭店门口,到了十点钟,那掮客果然准时来到,他带秦朝江一起入内。原以为他会带秦朝江登堂入室进到威廉士住的房间里面会谈,没想到茶房拦住他们,说要上去通报后得到客人允许才能上去。过了一会儿,茶房领着一个高高瘦瘦长着一蓬金黄色大胡子的白种人下楼来。那白种人一见掮客和秦朝江,就操一口英语自我介绍了姓名、国籍,然后带他们到汇中饭店里面的咖啡厅去坐坐。
威廉士四十多岁的年纪,当他一听到秦朝江用带有美国口音的英语后,就决定要用他了。他和秦朝江各付两个银元的佣金,打发那掮客走后,就迫不及待地要带秦朝江到十六浦码头仓库去看他从澳洲运来的货色。
当码头仓库**打开高大沉重的大铁门时,秦朝江见到了威廉士从澳大利亚远道海运过来的货色。那是一只只差不多有四尺长、一尺半宽的木板箱,堆在仓库一角,如小山一样高。威廉士领秦朝江走上前,撬开一只木箱,只见箱子里盛满了颗粒粗大的盐,以及盐堆里面露出来一只只腌透的猪大身,其红白相间,肥瘦相当,外行一看也能知道这是上品咸肉。
威廉士告诉秦朝江,他是听说中国人的钱好赚,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更是值得来冒险,因此此行想先来试水咸肉生意,如果成功了再想开一家洋行,经营澳洲的其它特产。秦朝江看着看着,忽然发现这装咸肉的木箱质地十分优良,板很厚、且细密、颜色红红的。他想,这么厚重的木箱板放在节省吝惜的中国都要当家具料作了,可是在地大物博的澳洲,那里的人却拿它来盛咸肉,真是太奢侈了!因此他忍不住问,这箱子是用什么木料做的?威廉士说是红松,他还介绍说,澳洲盛产红松,这种木头质地细密坚实,用来盛装腌制品能不透气、不跑味,一只猪,按前后四条腿被斩成四大块,粗盐一堆,正好放满一只箱子。他叫朝江帮他好好推销,只要销得好,他不会亏待的。
告别了威廉士,秦朝江沿着黄浦江一路向北走。走着,走着,他瞥一眼身上的长衫不由苦笑起来。他是一个公子哥儿,原来穿惯了西装和皮鞋,更是从未做过市场推销的活计,可是如今家败了,一大家子人嗷嗷待哺,他作为长子长兄不得不挑起养家重担,当然只好弃西装革履而穿上长衫布鞋了。下午的阳光照下来,照得他稍稍有点感到慵懒,他马上伸出右手手指掐掐太阳穴,努力抗拒倦意,一边走一边思忖,谁是他第一个推销的对象呢?
稍一想,他自然想起了父亲秦儒本的同乡老友朱连生,如果把朱连生的开的“朱大成南货店”作为他推向市场的第一个目标,第一炮打响,往后就会顺利得多。但转而一想,他又否定了。自从娘舅罗同德代表秦家去找曹国卿和吴士贤喝茶,探访阿爸死前“四指之秘”以后,四位同乡老板竟一下不再往来,特别是妹妹朝云寻死,这冤结就打得更加死了,尽管这与朱连生不搭界,但毕竟互相间的感情不同当初了,既然如此,自己现在又何必去热面孔贴人家的冷屁股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