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清明祭祖 (2 / 3)
小星星就听话地叫道:“海荣哥哥。”
东乡比县城的海拨低,气候比县城暖和一点,今天也正好没风,太阳晒在身上,就暖和和的。按习俗,本应下午上坟的,不过,为避开上坟高峰,父亲他们回来上坟,都是上午的。
到了坟地,发现坟前立了碑,是爷爷和在京城的姑姑立的,清一色的青石,雕刻得非常精致。
磕了头,放上供品,又放了衣服。依以前的习惯,是要烧纸的,认为烧了纸衣,已故的人才能收到。因为清明时节,正是脱棉衣、换单衣的时候,在世的人,记挂不在的人能否在阴间吃好穿暖,这才上坟倒饭、烧纸。
但现在植树造林,又都能烧得起煤,上山砍些的也少了,山林茂密,好处是山绿了,坏处是火灾多了。每年清明,火灾不计其数,为了灭火,有时还死人。政府近年来严禁点火,现在人们渐渐习惯了不再烧纸了。
海荣笑着对二公说:“现在都变成在家的院子里烧纸,把灰装了洒在坟上,把心意尽到也就是了。”
赵向宇感叹道:“可见风俗也随着形势走,慢慢地,清明不烧纸,成洒灰了。”
中午就在海荣家里吃,他死活要留二公他们吃饭。他们兄弟们结婚、盖房,可没少花二公的钱,一定要表个心意。
提起海荣的媳妇,是邻村箕山的。
爷爷微笑着道:“箕山可是大大有名。”
华夏的起源,最先都是从有水的地方形成。辽州有清漳河分东西源流经全县,出省后又与浊漳河汇成漳河,流入海河。因此,从远古开始,就有人类活动,据《辽州志》,最早从黄帝、炎帝时代,辽州为后世尊为火神的祝融的封地,建城于此,旧城址现建有祝融公园,内有火神庙,祭祀祖先祝融。
传说帝尧时代,贤人许由在太行山下河南一带领部落生活。当时的联盟主席帝尧想让位给他,许由不接受,还认为听这些话都有辱耳朵,就跑到河里清洗耳朵。
恰好碰见好友巢父在下游饮牛。就问他:“洗耳朵干嘛?脑袋被我这头牛踢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