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清明祭祖 (1 / 3)
太行山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清明之时,别处万紫千红,山城才在山坡上开几树红红的山桃花,立刻就有人惊喜地大叫:看!山桃花开了。
到四月的中旬,杨柳树返青,态度积极的,努力吐出些嫩芽;懒怠的,到月底才不情愿地散出些枝叶。小星星前世是在晋南,那里气候明显比现在这儿暖和多了。这时,他正坐在爸爸的小车上,和爷爷回乡祭祖。看着外面偶尔才现出的漫山秃枝一点红,听着爷爷普及太行山的地理气候知识。
爷爷的老家在县城东的东拐镇故县村。故县,这个名字大有来历。自古流传这里曾为县城,后来也真的在这个村界内发现了可能是商朝时的古城遗址,算得上是名符其实。
爸爸就讲起他以前的趣事。说他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半夜鸡叫》的文章,还有同名的电影,在当时很有名气。那时他学了以后,非常气愤,有一次到了姥姥家,小学生就给老太太讲半夜鸡叫的故事,还表达了自己对文中的反派人物“地主周剥皮”强烈的气愤情绪。姥姥笑咪咪听着外孙声情并茂的讲解,见他讲完了,然后悄悄告诉他:“你爷爷就是地主。”小娃娃悚然禁声。从此再不讲地主如何如何。
那时代是唯出身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多亏有总设计师呀,”爷爷对老人家那是感恩戴德。“要不然,你们三个兄妹,根本不用想着有什么好工作。”
星星通过奶奶,是知道一点爷爷家的情况的。爷爷生在一个在本村还算富裕的家庭,也就是有些坡地,饿不了肚子。兄弟两个,还有一个姐姐。当父亲才九岁的时候,父亲早亡,而哥哥也得病暴亡,还留下一个侄儿,仅比父亲小一岁。家庭变故,一时没有劳力,只得雇佣他人种地。想不到这一无奈之举,竟然就成为划分为地主的依据。姐姐念过两年的书,识得字,十六岁就离乡外出教书,得些报酬补贴家用。而爷爷和小侄,也只能边上学边种地,受尽苦累。也因此,在爷爷的心里,与小侄感情非常深,事事让着小侄,把家里不多的房产和财物,全部留给小侄,连一根筷棒都没有拿。后来老娘过世,也是全部由爷爷承办,没有让侄儿花一分钱。
回到了老家,自然还要找到另一股的后人。爷爷的侄子也已经得病去逝多年,侄孙有三个,都成了家。老大老二都出来自己盖了新屋,老三和母亲还在旧屋。
路过旧房的时候,小星星专门看了看,破旧的低屋子,但是个四合院,面积最多两分多点。真正说起来,那里能算地主,绝顶就是个富农。可惜当时家遭大难,无人能种地,更因雇人种地被划地主,爷爷因此饱受歧视,虽然是少见的大学生,也不得不从县城躲到乡下,以求安全。
爷爷要找的一个侄孙就在路边盖了新房。停了车,爷爷就大声喊:“海荣!海荣!”
小星星就见一个瘦瘦的中年人出来,看起来比伯伯赵向平大一些,见了爷爷和爸爸就叫:“二公,二叔,进家先稍休息一会儿。”
爸爸招呼道:“不用进家了,还有其它事,赶时间,咱们直接上坟吧。”就把车停在一边,三人和赵海荣一起上坡。
海荣没有见过小星星,就问向宇:“二叔,这是星辰兄弟吧?”向宇答道:“是。小星星,这是海荣哥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