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集
        下午,按照安排,对《葫芦塘》的故事进行讨论。

        第一个发言的是县公安局法制室的谢主任。

        他站了起来,说道:“文书记,恕我直言,我不仅看完了《葫芦塘》的故事,而且确实心里有些话要说。”

        我说:“这是讨论,大家可以充分发表意见。”

        谢主任说:“我们国家在法制建设方面,一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指导原则。但是,我从葫芦塘的故事里看不到这些。我只看到了文正直,也就是你的父亲,不断地放纵违法犯罪。法律就是法律,法不容情,这是作为法律的底线,如果法律讲情面,那法律还有什么效率,更不可能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那还需要法律干什么?当然,《葫芦塘》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整体情况看,我认为文正直的做法不可取,因为他传递的就是枉法的信号。”

        谢主任一口气说完,坐在椅子上,眼睛看着我,期待我的点评。毫无疑问,他非常认真地阅读完了《葫芦塘》。

        “我不同意谢主任的意见!”坐在台下最后一排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孙主任站起来说道。

        我向他示意:“请讲述理由。”

        孙主任说:“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我们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但是,也要兼顾一个情字和理字。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我们就讲究仁义道德理智信。礼仪之邦的国家,是离不开情和德的。当我阅读完了《葫芦塘》的故事时,我为文中的主人公文正直点赞,叫好!”

        孙主任看了看整个会场,见大家都在认真听他的讲述,便接着说:“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看,当他得知生产队长文冬冬到葫芦塘偷鱼,是因为急需钱为父亲做手术;大小鹅头偷鱼是为了弄钱娶媳妇;还有那个性质比较恶劣的猫古,两次偷了他的鱼,也是最终想组建一个家庭,他选择了沉默。试想想,假如他举报了,大家说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台下一片声音:“文冬冬的父亲只能等死,而大小鹅头怕是永远也找不到媳妇,猫古的命运将更为悲残!”

        孙主任说:“对!**,**几年前,就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如果一个家庭家破人亡,已达婚龄人不能组建家庭,那能算社会和谐吗?”

        我看见了台下有些人点了头,表示了赞同。

        “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多地倾向人性化,即重视情,但这绝不是说不依法。我们要把法律作为一根准绳,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允许有一个合理的摆动。我就拿矛盾调解中心来说,自成立以来,全县移交到我们这儿的大部分都是难以解决的交通事故和医疗纠纷,如果我们一味照法律硬套,往往是一个家庭拆散了,接着又是第二个家庭遭到拆散。一个悲剧发生了,又一个悲剧产生了。这显然不利社会和谐,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用谅解,用救助,甚至不惜动用维稳基金来化解矛盾,最大化的维护社会稳定。我想,这也体现了**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各类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法律的支持。这也是把复杂简单化,用俗话就是大事化了,小事化了。天理,国法,人情,在不违背法律的基础上,从人道和人情方面,更能解决问题,更利于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孙主任讲完后,台下出现了平静。

        我也陷入了深思。前些年,因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导致堵路,上访不断。但是自从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成立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难以解决的交道事故和医疗纠纷都成功化解了,成效显著。

        “我来谈点看法。”坐在台下中间的县法院审判庭章庭长站了起来。

        他的话打破了我的思绪,我点了点头。

        章庭长说:“实际上《葫芦塘》的故事牵涉到的案件按最晚的时间来算,都已经三十多年了,早就过了案件追诉期。在我看来,讨论这个案件,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政情、社情,当然,也就有那个时代的治安情况。那时法制还不健全,由于生产力低下,在农村,单位面积产量少,加上集体制,把眼睛盯着集体,伸手公家,这决不仅仅发生在红石村。所以,那个时代,农村偷盗案件占比很大,这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离不开的,就像我们今天诈骗案件一样。当然,现在的诈骗案件是要远远多于那时偷盗。无论从古代,还是现代;无论何种社会意识形态;无沦是国内,还是国外,偷盗都是法律打击的对象。因为从社会危害来说,它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但是,那时,实际上社会治安相对稳定,依靠的很大力度是政策。大家想想,一个公安可以管一个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乡镇。拿到现在,这可能吗?有人可能难以理解,那时的犯罪嫌疑人怎么那么老实呢?一个公安,甚至是一个干部就可以把他带走。实际上他只能这样,因为逃无可逃,走到哪里,都有一张网。人口户籍严重约束了他的出行,所以那时的农民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点也没错。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是没有讨论性。”

        章庭长的发言有直接指向我多此一举的意思,胆子也够大的。我看看台下,许多人都明白了这层意思,一个个把眼睛投向我,唯恐我会发怒。

        我平静地说:“这是讨论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于是,会场热闹起来。

        我静静地听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