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大红人丁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2章 大红人丁谓
        玉清昭应宫正殿中所供的玉皇、圣祖、太祖和太宗,四座圣像由江淮发运使李溥监制,在建安军西北小山筑炉置冶浇铸;这阵子报上来说,圣像铸成了。丁谓和李宗谔被派去迎奉圣像。

        五月中旬,圣像运抵京师,赵恒特地在长春殿斋戒一天,次日,以正式盛大的仪式将圣像迎入玉清昭应宫,待宫室完成之后,再各自升入本殿。

        拜谒亳州太清宫尽管运作得颇为低调,还是变成了一个朝野尽知的秘密。在丁谓的推动下,准备工作有条不紊。

        就在这个时候,杨亿突然不告而别,翰林院的小吏说是杨学士的母亲得了急病,所以急急忙忙就走了。

        赵恒这回是真有点恼火了,他对王旦说:“翰林学士是内廷侍从官,擅离职守,应该治他什么罪呢?”

        王旦从旁劝解道:“杨亿出身寒微,若不是先帝赏识,也没有机会进入朝堂;若不是陛下爱其文章辞藻,他也不可能位列翰林学士;一介文士,全赖陛下庇护;内廷侍从不宜居于外任,臣意以为,可罢去杨亿翰林学士一职,以示警戒之意。”

        赵恒想了想,心情也平静了下来。杨亿被免去翰林学士,转任太常少卿,分司西京,就近奉养其母。

        至于杨亿的遗缺,丁谓推荐陈彭年接任。赵恒对这个人印象极差,所以颇为犹豫。他问了一下向敏中的看法,向敏中倒认为这个人很有文采,博闻强记,兼有器识;做个翰林学士没有问题。既然宰相也这么说了,赵恒也就打消了疑虑,将右谏议大夫陈彭年拔入翰林。

        没过多长时间,又有数千亳州官吏、父老前来京师,请车驾朝谒太清宫。王旦于是再一次率领文武群臣,上表请车驾幸亳州。这一回,赵恒不再忸怩,立马诏许。很快,参知政事丁谓被任命为奉祀经度制置使,翰林学士陈彭年做他的副手。

        丁谓兴冲冲地从亳州赶回京师,献上灵芝仙草三万七千株,却意外地收到一份礼物,是赵恒亲自起草的一篇文章;文中强调说,封泰山、祠汾阴、祀太清,都是为了承顺天意,保佑万民,与唐明皇无关;况且也不能因人而废言,不能因为天宝之乱就认定唐明皇所为都是祸国殃民的事,至少开元礼很多今天还在沿用。

        丁谓看了连声称赞;下来一打听,原来是龙图阁待制孙奭上了奏疏,说皇帝不应该仿效唐明皇热衷于封祀,最终为奸佞所误,引致危乱局面。丁谓不禁冷笑一声。

        年底出发之前,在王旦的提议下,兵部尚书寇准被召回权东京留守。

        看来是被孙奭的奏疏影响到了情绪,祭拜太清宫的活动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大中祥符七年二月初五,车驾转回京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