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8章 河西羁縻事
景德三年二月中旬,枢密使王继英病故了,所以,赵恒决定趁此机会把整个中枢职务彻底调整一番。于是,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冯拯晋秩为兵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兵部侍郎王钦若晋秩尚书左丞;刑部侍郎、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晋秩兵部侍郎;三人并知枢密院事。
枢密都承旨、四方馆使韩崇训,东上阁门使马知节并签书枢密院事。翰林学士赵安仁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看来接连受挫也没有让李德明感到丝毫的气馁。这回派出来的事兵马使贺永珍和贺守文。两人于五月初到了开封,又带来了一大堆的贡物和马匹。
李德明的奏表只是再次表明坚决归顺之心,请求朝廷将下恩命,予以名位。
李德明的这个软磨硬泡的姿态,倒是赵恒始料所不及。实际上,他已经派內侍密谕向敏中,七件要求中,要李德明献上灵州疆土一事,可以不必坚持,其余的则一定要坚持。
结果,向敏中的反应却是,七个要求中,朝廷只需坚持三个就可以了,即以长子或亲弟入朝宿卫,不得擅自攻掠其他蕃部,以及有争执时要禀报朝廷裁处;另外,为了展示朝廷善意,可以考虑先行解禁青盐,以及开放边境贸易。
向敏中给出的理由是,对于河西蕃部,朝廷本来也就是羁縻而已,只需接受朝廷的名位,便可以免除征战之劳,不失为上策。
赵恒却不那么满意,他继续扣留李德明的贡使,并且密令向敏中设法给李德明施加压力。
向敏中和张崇贵继续在会谈中对李德明施加压力。两个月之后,李德明又派人进贡一百五十匹良马,上表谢恩。
赵恒未予理睬。
看看实在是绕不过去,李德明于八月中旬通过向敏中转呈了一封简短的奏疏,其中强调,送子弟入朝宿卫一事,从来都没有这个先例,所以实在难以接受,其余的条件都可以照办,另外也附带请求解除青盐禁令,以利边人的生活。
读了这个奏疏,赵恒心里冷冷地“哼”了一声,这个事情他看得比较清楚。不过,他也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说实话,自从丢掉灵州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把河西置之度外了;尽管被秦翰和曹玮撩拨了一下,让他有一股子热血上头、想要诉诸武力的想法,不过这个昙花一现的念头很快就被自己给熄灭掉了。以他父亲的神勇,又赶上李继迁兵微将寡之际,尚且不能平定河西;以目前的态势,自己又何德何能,可以克定祸乱、踏平河西呢?
想到这里,赵恒不禁释然,不过如果就这么算了,感觉还是太窝囊了,他专门差遣內侍去延州传达口谕:“李德明如果不送子弟入朝宿卫,朝廷不会开放边境贸易,也不会解除青盐禁令。不过,朝廷乐见李德明有归顺之意。”
对这道口谕,向敏中和张崇贵心领神会;又往返拉扯了一番之后,两人联名上奏说,李德明已经多次遣使进贡,上表请求归顺朝廷,态度恳切,言语恭顺;望陛下降诏接纳,以安慰远蕃降顺之心。
大半个月之后,在赵恒的默许下,刘仁勖带着李德明首肯的誓书进了崇德殿;简短的礼仪之后,赵恒不无郁闷地下诏,对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给俸,赐袭衣金带,金鞍勒马,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茶二万斤。一个多月后,赵恒不出意外地收到了数百匹驼马作为对朝命的感谢。
(注:所谓袭衣,指古代行礼时穿在外面的上衣,也指成套衣服,另外一个意思为尸衣。所谓金带,有金饰的腰带。)
尽管不那么如意,河西也算是降顺了,功劳还是要奖赏的。张崇贵自然居于首攻,被任命为皇城使、诚州团练使、内侍省左右班都知;曹玮升为西上阁门使、环庆路兵马都钤辖;秦翰擢为皇城使、入内內侍省都知。陕西沿边的兵马顺带也被裁减了一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