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李宰相去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 李宰相去世
        李德明居然很沉得住气,没有任何举动,这一点反倒让赵恒左右为难,一直举棋不定。

        开春之后,契丹人在河北也加强了活动,尽管人数不多,规模不大,但是这种打了就跑,毫不恋战的方式委实让赵恒和他的文武大臣们摸不着头脑。王超只是上疏说,看样子应该是契丹人的诡计,大概是想将我军诱出城池,在旷野上加以围歼;所以大军不宜轻动,只需把敌人驱逐就可以了。

        赵恒也看不出有什么异常情况,于是默许前线将领相机行事。

        王超的判断看来非常准确。边境的探子回来报告说,契丹人把幽州的驻军统统摆在涿州以南,出了一部分南下骚扰之外,大部分就待在边境一线,明显就是在等待机会;而且契丹人顺势也加强了边界的巡查,现在想渗透到涿州、幽州,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自从望都吃了亏之后,王超对契丹人的战术才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契丹人的战斗力也是刮目相看。不过,他对自己亲自训练的这套阵法是相当的自信,而且在与辽军的对阵中也得到了检验;他把自己的战术归纳为“依托城池,步骑协同,弓弩掩护,骑兵突击”。为了加强对军队的约束,他特意进了一趟京,将自己拟定的一系列军前奖惩措施当面汇报给皇帝;在得到皇帝的首肯之后,以诏旨的形式颁布给河北各地驻军,借以威慑那些作战不力和指挥不动的方面大员。

        在众多的边将奏疏中,赵恒发现了张旻的奏表。张旻几年前被派到河北军中历练,数年之间,屡立战功。尤其是去年望都战役时,张旻作为定州行营钤辖,率部力战,奋勇斩杀一员契丹骁将。战后,因功被授予昭州团练使,改为并代钤辖。

        张旻在奏疏中洋洋洒洒大谈克敌制胜之道,以及河北、并代沿边的用兵之法。赵恒颇觉耳目一新。

        七月初,张旻被召回,连续两次入宫汇报之后,随即与內侍副都知秦翰一起被调派到开封北面的澶州,先行料兵,评估河北军情。同行的还有一位內侍,前往定州行营颁诏,允许王超在大阵两翼的主力骑兵之外,还可以额外再设置一定数量的轻骑兵,以便于在偏师被敌军围攻时,及时应援又不必牵动大阵中的主力部队。

        七月初三的早朝被临时取消了,因为宰相李沆在长春殿外等候上朝的时候,突然中风倒地。随从们在慌乱中七手八脚地将他先弄回家中,这才等着御医来诊治。

        第二天,赵恒就亲自去李沆府上探视,只看到人已经气若游丝,没有任何知觉。

        赵恒心头一酸,眼泪就流了下来。出来的时候,他注意到李沆的居第又窄又小,而且墙垣颓损,一副年久失修的模样;他低声吩咐內侍赏赐李沆白金五千两,然后掩面而去。

        刚回宫待了没一会儿,內侍来报说,李沆去世了。赵恒立马起身再次驾临,在灵堂上又大哭了一场。

        现在,中书省只剩两员参知政事在主持政务。在众多的宰相人选中,赵恒首先想到的就是毕士安。毕士安早年做冀王府录事参军时,赵恒就听兄弟们说起是个忠厚的长者。后来,赵恒做了开封尹,就找了个机会亲自出面把毕士安要来做了开封府判官;等赵恒受封为皇太子,毕士安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太子的侍从——右庶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