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李沆的苦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5章 李沆的苦心
        数日之后,诏书下到定州行营,称赞前阵将士催敌陷阵,忠勇可嘉;大将们全部赐钱五十万,白金千两,李继宣加检校官;阵亡将士由国家负责埋葬,厚恤其家属。

        契丹人刚刚告一段落,西北用兵又成了首要急务。新任参知政事王旦忙得连安稳饭都吃不上一口,旬假休沐日加班处理军情政务,更是稀松平常。

        这一天,他直了直酸困的腰,伸了伸僵硬的臂,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李沆,不无感慨地说道:“太初,你说说看,我等什么时候能看到国家太平,四夷安服,天子垂拱,宰相怡然呢?”

        李沆只是停住了手中的笔,头都没有抬地回应道:“子明,国家有事,足以警戒朝野;外患不已,正是忠义之士见危致命、扬名立万之时;将来如果一旦真像你期望的那样,朝廷反而不见得会风平浪静。”

        王旦未置可否,干脆起身踱了过去,看看李沆在做些什么,只见李沆正细致地将各州军报上来的银钱、谷帛、水旱、盗贼之类的情况一一罗列比对,探其根本,究其得失,然后上报给皇帝。

        王旦不自觉地摇摇头,调侃道:“太初,我只道天子日理万机,原来竟然是这么些琐碎的机务哦。”

        李沆这一下居然放下了笔,抬起头来,身体向后仰了仰,一点也不开玩笑地回应道:“如果是太宗皇帝,我自然不需要整理这些细枝末节、烦劳圣听。当今天子年少,从来没有经受过艰苦历练;生长于富贵之门,纵然不至于像晋惠帝那样有‘何不食肉糜’之问,不过如果不留心于四方灾害、民生艰难,则精力必然移向声色犬马、土木营造、征伐兵战、鬼神祷祠等等。人主一旦产生安逸奢侈之心,那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了。”

        李沆顿了一下,看着王旦说道:“子明,你将来一定会坐在我这个位置上,到时候你就能感受到了。”

        王旦对这个同年一向敬重有加,不过他对当今天子的简朴和勤奋印象极好,所以从内心深处他怎么都觉得这位同年是过虑了。他并没有打算反驳,只是笑了笑,便转了回去。

        为绥州新筑城池一事,大臣们在十二月初的会议上又吵得不可开交。吕蒙正、王旦和王钦若坚决反对;向敏中、周莹、王继英、冯拯、陈尧叟坚决支持;李沆则依违其间,说是修筑绥州城池于河西战局有利,只是可能过于劳民了。

        赵恒听了半天,也不得其要。最后只得决定派人实地勘察一番;找了两个人,一个是比部员外郎、直史馆洪谌,和侍禁、阁门祗候程顺奇。

        (注:比部员外郎,官名。比部,三国时魏国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事机关。隋代将比部划归刑部,员外郎为比部司次官,掌本司籍帐,侍郎缺则代理其职。北宋初,此官为六品寄禄官,表示品级俸禄,不预本司公事。神宗元丰改制后,成为职事官。)

        (注:侍禁,职官名。有文武之分。职在侍值禁中,故称。宋内侍官阶,有左侍禁﹑右侍禁,均为宫禁中侍奉之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