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马亮和李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 马亮和李沆
  好不容易把这一年给熬过去了。结果正月里赵恒还是没闲着。

  正月初一,范廷召就病倒了,赵恒抽空去看望了几回,状况越来越差,捱到初八,人就不行了。照例是一番封赠和风光大葬。

  正月十七,病了很久的李至也去世了,又忙乱了一通。没过两天,西川转运使马亮奉召入朝,陛见时将西川的情况详细地作了报告,特别提到知益州雷有终平定叛乱后,不分青红皂白,大肆诛杀参与叛乱者。其中有不少人只是迫于贼势附和而已,结果被当众生生投入火堆中烧死,甚为冤酷。

  赵恒心中也大为不忍,他决定把雷有终调回京师,另行任用。赵恒把一份奏疏递给马亮,马亮一看是知枢密院事周莹所奏,请求将马亮从西川押解入京的八十九名从贼人员尽数斩首,以明正典刑。

  赵恒平静地看着马亮。马亮略一沉吟,恭敬地说道:“王均之乱,诛误者甚多;这八十九人只是百分之一二,其余的人都窜伏于山林之中。现在首恶已经伏法,局势已经平定;胁从之人也是陛下子民,参与叛乱不过是弄兵潢池而已。臣押解这些人从千里之外赶赴京师,就是希望陛下能够降下明诏,赦其死罪,以安反侧。如果朝廷执意申明刑宪,则臣担心蜀中之乱,远未平息;只要有奸人煽惑,则草莽之中应声而起,王均之乱又会重现!”

  (注:弄兵潢池,【nòngbīnghuángchí】,潢池,积水池。在积水池里起兵,没效果,没影响力。出自《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赵恒这下是听明白了,他决定采纳马亮的建议,干脆把这些人全放了算了。

  马亮一直待到二月初才回成都,这期间他马不停蹄地拜会了亲朋故旧,以及朝中权贵,走的时候,赵恒还特意给他加了个直史馆的恩衔。

  马亮走了之后,宰相李沆的弟弟李维才在一次家庭聚会中不经意地说起,马亮来拜会时,李沆全程几乎没有说几句话;马亮私下里告诉李维,京师士人都说李沆是个“无口匏”。

  (注:匏【páo】,匏瓜,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葫芦的变种。果实老熟后对半剖开,可做瓢。)

  李沆面带苦涩地笑了笑,回应道:“说什么好呢?如今朝政开明,官员们大多有机会升殿论事,我在旁边都能听得到;所上的奏疏,都会发往中书,我也都能看得到;眼下的军国大事,不外乎北有契丹,西有夏人;我天天宵衣旰食、夜不能寐,无非就是殚精竭虑、苦思备御之道、长久之法。朝中名士如李宗谔、赵安仁这样的一时俊彦,深谈之下,尚且不能对我有多大的启发,更何况那些籍籍之辈,连基本的礼仪都错乱不堪;言谈之中,无时不在自我吹嘘、溜须拍马,以期能够平步青云,出人头地;对于这一类的人,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如果只是随口随意胡乱地应承几句闲话,一则我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浪费在这种闲谈中,二来我天性也不喜欢这种没头没脑的胡言乱语。”

  一座默然。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