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6章 夏州的大礼
四五千从陕西各地征调来的精锐在延州集结之后,于六月中旬大张旗鼓地抵达夏州城。翟守素进驻夏州的当天晚上,赵保忠带了个年轻人赶着一辆车来临时府邸拜望。
寒暄落座之后,赵保忠介绍说,这个年轻人是李继迁的胞弟李继冲,这次是衔命而来,有所陈情;说完了给李继冲一个颜色。
李继冲于是上前拜伏于地,语带哽咽地说起,胞兄李继迁早就有意归顺朝廷,无奈朝廷成见已深,好事之人又在皇帝面前多方构陷,致使冤情难以伸展;这次,胞兄本来是要亲自过来向翟将军负荆请罪,只是家人担心会因为过往的误会而被擒了去坏了性命;故而指派在下此来,为翟将军献上白金千两、兽皮百张、良马十匹祝寿,为大军献上牛羊千头,聊表寸心。
李继冲说完,伏在地上浑身哆嗦,不敢抬头。
翟守素见状,哈哈大笑,招呼小伙子起身,然后问道:“你胞兄既然有意降顺朝廷,可有降表带来?”
李继冲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恭恭敬敬地递给翟守素,说道:“早就写好了,无缘呈上而已。”
翟守素接过文书,看也不看,往桌案上一放,笑着说道:“老夫代你呈上,无妨。你回去后告知李继迁,只有归顺朝廷,方可保尔等一生富贵,否则终究身首异处,追悔莫及。”
他看了看赵保忠,又接着说道:“赵使相便是尔等最好的榜样!”说完又哈哈大笑。
李继冲不住地点头称是,赵保忠也在一旁附和着,气氛十分的融洽。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保忠接连宴请翟守素,以及军中将校们;李继冲则忙着杀牛宰羊,招呼数以千计的夏州屯军。夏州内外一派祥和气象。
李继迁的归顺表措辞凄婉,文笔秀丽,着实打动了赵炅的内心。赵保忠又在附送的奏表中把李继迁结结实实地夸赞了一番,声称朝廷若能授予他一官半职,不但可令其保境安民,也可以收到扞御西北的功效。翟守素则在奏表中强调,蕃人易动难安,征剿不如安抚。
赵炅的脑子里想起了府州刺史折御卿,又想起了草木皆兵的河北边境,纠结了几天之后,决定再给李继迁一次机会。
七月初,李继迁望眼欲穿地盼来了他期待中的诏书。他被赐名赵保吉,授予银州观察使一职;胞弟李继冲赐名赵保宁,授予绥州团练使;母亲获得了西河郡太夫人封号。
翟守素带来的大军,酒足肉饱之后,又笑纳了大批的馈赠,欢欢喜喜地离开了夏州。
对中枢机构人员的调整还在继续。赵炅终于下决心罢免了王沔。王沔毫无思想准备,几天的光景,头发胡子全白了。陈恕因为不能保守中书机密,也被罢斥了。吕蒙正则是莫名其妙地被牵扯进一桩莫名其妙的案子里,被免去了宰相的职务。
九月初的一天,左正言宋沆、尹黄裳、冯拯,右正言王世则、洪湛等五人突然一起拜倒在朝元殿侧东上阁门外,递上一份奏疏。阁门使不明就里,急忙将奏疏转呈给皇帝。
赵炅也大感意外,展开一看,是请求立太子的,希望许王赵元僖能够即刻正位东宫,以安国本。
这个奏疏词意颇狂率,多危言耸听,赵炅还没看完,火就直往上窜;堪堪浏览完,恨恨地骂道:“几个小爬虫,其心可诛!”正待发作,在一旁侍立的宰相吕蒙正赶紧劝慰了几句,说是虽然举动轻率,终究也是用心谋国,不宜重责。赵炅这才勉强压住了火气。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