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钦定北伐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 钦定北伐略
        北伐的作战方案于十二月末的军事会议上被最终确定下来。皇帝对他的初始设想做了点调整,并加以具体化,其部署为:兵分四路,作向心攻击,在幽州附近与辽军决战。

        西路并州军约六万人,出雁门关,攻占云、应、寰、朔诸州,经山后向东,抵幽州西北;西北路精兵二万,由定州出飞狐,破蔚州,与西路军会合;中路军为主力,约八万大军,由保州趋涿州;东路军为偏师,约一万人,由雄州攻取固安,与中路军会合,从东、南两面包围幽州。

        赵炅面色冷峻,语气坚决。曹彬安静地听完,然后漠然地站在一侧,没有说什么。张齐贤见状,犹豫了一下,出列奏道:“陛下,臣尚有一事心存疑惑。二十万大军,再加上数十万役夫,分作四路,互不统属;若听任诸将自取其便,则难免各自为政,攻守不一,而贻误军机。”

        赵炅轻快地回应道:“朕自会居中调度,各路只须奋勇杀敌,何来纷扰?”

        张齐贤面露苦涩,语气沉重地说:“陛下,京师距幽州千里之遥,军情传递需数日之久;休格老将,辽师轻锐,前线军情可能瞬息有变;等到奏报京师,请旨意定夺,臣深恐大势已去,不可挽回!”

        赵炅看着张齐贤,缓缓问道:“尔意如何?”

        张齐贤伏在地上,语气坚决地说道:“当年陛下亲统六军西征太原,御旗所向,群丑授首;今日北伐契丹,军势更胜于西征之师;灵旗所指,燕城必降,如此旷代之盛事,陛下岂能等闲视之?臣意以为銮驾玉辂不必抵近幽州城下,可驻跸于镇、定之间;既可张六军之威,又可明前线之情;臣昧死陈情,愿陛下熟思之。”

        曹彬看了看伏在地上的张齐贤,面露微笑。

        赵炅闻言,忽然想起了早先侯莫陈利用占乾元殿火灾时说起过“丰者,大也,明以动,王者所至”,于是不禁点了点头,说道:“此虑甚好,容朕细思。”战略方针确定之后,剩下的进军线路以及后勤补给的细节,就交给枢密院去做细致的筹划去了。

        受战事迫近的影响,赵炅没有对雍熙三年的新年庆祝活动做任何的指示。于是,整个新年其间,京城开封显得格外的低调。

        正月十一,在新年的应酬中喝得晕晕乎乎的大臣们,被一道诏书吓得酒意全无。诏书很简明,说是皇帝打算统率六军,亲征契丹。霎时间,劝谏的奏疏堆满了赵炅的桌案。

        赵炅翻看了一通,不由得就有些犹豫。这时候,王继恩进言道:“京师乃是天下之根本。陛下巡幸河北,宗庙打算托付给谁呢?况且大军拒战,胜负难料;万一蹉跌,则不免有奸人构陷其间。谚语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征战,凶事也。万乘之主,不履危地。老奴愿代陛下督师幽州。”

        (注:“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出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意思是家中积累千金的富人,坐卧不靠近堂屋屋檐处,怕被屋瓦掉下来砸着。“垂”通“陲”,堂边檐下靠阶的地方,“垂堂”即靠近屋檐处。)

        赵炅一下子就回想起了太平兴国四年北伐败退之际,因一时与大军失去联系,便有将校试图拥立武功郡王赵德昭称帝。他心头一凛,便打消了亲征的念头。

        前线的将领们,潘美、崔彦进、田重进、米信、杜彦圭、郭守文等陆续奉诏回京陛见。正月二十一,正式下诏北伐。以曹彬为幽州道行营都部署,崔彦进副之,郭守文为都监,统中路主力;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杜彦圭副之,出雄州;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杨业副之,出雁门。同时,以宫苑使王继恩监中路大军;以内殿高品秦翰监米信军;以内西头供奉官卫绍钦监田重进军;以西上阁门使王侁、军器库使刘文裕监潘美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